2025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波動,消費電子行業的預期在年初便遭遇了重挫。盡管人工智能技術已逐步滲透至終端市場,但其對消費需求的提振作用尚未顯現。根據IDC最新研究報告,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關稅波動、通貨膨脹及失業問題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將僅同比增長0.6%,總量達到12.4億臺,遠低于2月份預測的2.3%增長率。
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中,中國、美國及歐洲歷來是競爭最為激烈的地區,不僅用戶基數龐大,更是技術創新的前沿。然而,這些成熟市場已趨于飽和,增長潛力有限,競爭異常激烈。相比之下,新興市場如印度、東南亞及中東等地,因經濟增長迅速、人口紅利顯著及技術普及加快,被視為智能手機行業的新藍海。然而,今年第一季度,這些新興市場同樣遭遇了增長困境。
以印度為例,作為全球最具潛力的智能手機市場之一,其第一季度出貨量卻同比下降了8%,總計3240萬部。東南亞市場也結束了連續五個季度的年增長,同比下滑3%。中東地區同樣未能幸免,出貨量同比下降4%,至1170萬部。這一連串的數據表明,新興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分析指出,新興市場的“失速”主要源于多方面因素。一方面,周期性因素及外部環境的不穩定導致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即便廠商推出促銷活動,也難以抵消經濟不確定性帶來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新興市場消費者的生活成本不斷攀升,在購買新手機時往往需要權衡日常開銷與換機需求,導致換機周期延長。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整體市場低迷,但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IDC數據顯示,800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持續創下新高,顯示出高端市場對經濟波動的抵御能力更強。在新興市場中,這一趨勢同樣明顯。以中東市場為例,盡管整體出貨量下滑,但售價在600美元以上的高端機型出貨量卻同比增長17%。蘋果公司在該地區的表現尤為搶眼,主要得益于iPhone 16系列的熱銷。
在印度市場,蘋果同樣取得了顯著成績。第一季度,得益于iPhone 16系列的熱銷及促銷活動的推動,蘋果在印度市場的出貨量大幅增長。iPhone 16e的推出更是幫助蘋果進一步滲透至印度二三線城市,顯示出蘋果在新興市場中的強勁競爭力。
面對新興市場的挑戰,智能手機廠商紛紛尋求應對策略。一方面,通過渠道多元化來分散風險,保持產品組合策略的靈活性;另一方面,加大對高端市場的投入,以滿足消費者對品質與體驗的需求。在新興市場中,體驗消費已成為新的趨勢,廠商紛紛推出訂閱服務等創新模式,以迎合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然而,新興市場的競爭并非一帆風順。海外政策法規的變動給廠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例如,vivo、小米等中國品牌在印度曾遭遇政策波折,而蘋果也在印尼遭到禁售。這些事件提醒廠商,在拓展新興市場時,必須充分了解并遵守當地的政策法規,以確保業務的穩健發展。
總的來說,2025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新興市場雖然潛力巨大,但同樣面臨諸多挑戰。廠商需要在應對市場波動的同時,不斷調整策略,以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