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車,這家曾在新勢力銷量榜上獨占鰲頭的車企,如今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從輝煌到沒落,哪吒的故事令人唏噓不已。
想當年,哪吒汽車憑借低價策略,迅速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其首款車型哪吒NO1,續航380公里,售價卻不到6萬元,被市場戲稱為“升級版老頭樂”。然而,盡管價格低廉,哪吒NO1的銷量卻并未如預期般火爆。2018年,其全年銷量僅為1000多臺,2019年雖有所增長,但仍未達到規模效應的臨界點。
面對困境,哪吒汽車開始調整策略,推出了哪吒U和哪吒V兩款車型,試圖通過C端市場實現銷量增長。這兩款車型分別定位于中高端和低端市場,通過“直營+城市合伙人”的銷售模式,迅速擴大了市場份額。2021年,哪吒汽車銷量中C端客戶占比已達到90%,過度依賴B端市場的狀況有所改善。
然而,哪吒汽車的輝煌并未持續太久。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加劇,哪吒汽車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一方面,特斯拉等頭部車企紛紛降價,擠壓了中腰部車企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比亞迪等國內車企持續下探價格底線,對哪吒汽車的低端市場形成了直接沖擊。
更為致命的是,哪吒汽車在品牌向上方面遭遇了挫折。其旗艦車型哪吒S雖然定位中高端市場,但市場反響并不理想。消費者對于哪吒汽車做中高端的接受度有限,產品競爭力也不突出。哪吒S的失利,不僅未能帶領哪吒汽車擺脫低端車型的泥沼,反而加劇了其內部資源的消耗。
哪吒汽車的內部管理問題也日益凸顯。其股權結構復雜,多地國資參股,導致內部決策效率低下。哪吒汽車在品牌建設上缺乏聲量,市場關注度不高。這些問題,都成為了哪吒汽車發展的絆腳石。
2023年,哪吒汽車又推出了雙門跑車哪吒GT,試圖通過新產品挽回市場頹勢。然而,哪吒S和哪吒GT的銷量依然未能達到預期。哪吒汽車的平均售價雖然有所增長,但仍位于10萬元左右,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更為嚴重的是,哪吒汽車的財務狀況已經陷入了危機。其凈虧損不斷擴大,經營性現金流一直未能轉正。銷售成本常年高于營業收入,毛利率持續為負。這意味著哪吒汽車每賣出一輛車都在虧損,商業模型已經難以為繼。
在資金鏈斷裂的危機下,哪吒汽車開始尋求外部融資。然而,由于其財務狀況不佳,投資方對其信心不足。哪吒汽車曾傳出E輪融資計劃,規模約40-45億元,但后續并無下文。今年4月,三地國資共同簽署為哪吒提供總額不少于50億元投資的協議,但資本市場仍不買賬。
在國內市場遇阻后,哪吒汽車將希望寄托于海外市場。然而,泰國市場本就有日系車企盤踞多年,短期內難以撼動。再加上比亞迪、長安、埃安、特斯拉等勁敵同樣布局其中,哪吒汽車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壓力也不小。
如今,哪吒汽車已經陷入了控制權的更迭危機。由于“債轉股”方案不及預期,投資方不愿投入新資金。哪吒汽車的國有投資方股東開始醞釀動議召開董事會罷免創始人方運舟。若動議落地,方運舟將失去對公司的實控權,哪吒汽車的前景將更加風雨飄搖。
哪吒汽車的衰敗,不僅令人惋惜,更令人深思。它曾一度站上風口,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過光輝時刻。然而,由于其治理結構、戰略選擇、資源投入等多方面的系統性失衡,最終導致了今天的局面。哪吒汽車的教訓,對于尚在奔跑的新勢力車企來說,具有深遠的警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