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奔馳經銷商困境:銷量下滑,智能化轉型能否成為救命稻草?

   時間:2025-06-02 16:23:41 來源:ITBEAR編輯:快訊團隊 IP:北京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在中國汽車市場,奔馳這一豪華品牌的經銷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奔馳經銷商銷售主管透露,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4月的成交量有所下滑,勉強達到廠家設定的銷量指標。這一現象不僅影響了銷量,還導致了銷售價格的持續下滑,進而影響了銷售人員的收入。

據該銷售主管介紹,過去金牌銷售人員一個月能賣出十多輛車,收入可達三到四萬元,而現在能拿到兩萬元的銷售人員已是少數,中等水平的銷售人員普遍收入在一萬五千元左右,新入職的銷售人員收入更低,扣除社保和公積金后,到手不足八千元。這種收入下滑的情況,反映了奔馳在中國市場的困境。

數據顯示,奔馳在華銷量從2023年的76.5萬輛下滑至2024年的71.4萬輛,同比下跌6.7%。進入2025年,銷量下滑的趨勢仍在持續。今年一季度,北京奔馳的累計銷量為13.78萬輛,同比下滑9.1%。這種銷量下滑的情況,使得許多經銷商的經營壓力巨大。

另一家奔馳經銷商的銷售經理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他表示,現在每賣一輛車,經銷商都會虧損,少虧已經算是幸運。在他看來,傳統豪華車的品牌價值正在被淡化,奔馳的品牌溢價能力也在逐步喪失。過去,C級、E級和GLC是奔馳的銷量支柱和利潤核心,但現在,這些車型的售價也在不斷下滑,C級車甚至已經降至24萬元,E級和GLC的裸車價也分別降至32萬元和30萬元。這種價格戰不僅沖擊了奔馳的高端形象,還壓縮了經銷商的利潤空間。

不僅如此,奔馳經銷商的售后市場也在大幅流失,進一步加劇了生存壓力。許多客戶選擇到外面做保養,為了留住客戶,經銷商只能推出打折的售后套餐。據透露,近兩年來,上海已有3家奔馳門店退網,其中兩家是由于經營不善而關閉。

奔馳的困境不僅體現在銷量和價格上,還反映在其盈利能力的大幅減弱。2024年財報顯示,奔馳的息稅前利潤同比暴跌30.8%至136億歐元,營收縮水4.5%至1456億歐元。中國市場作為其全球最大單一市場,銷量同比下滑7%至71.4萬輛,營收驟降8.5%至231.39億歐元。進入2025年一季度,頹勢仍未止住,營收和利潤繼續下滑。

奔馳“量價齊跌”的原因,一方面源于自主品牌的沖擊。自主品牌憑借代際領先的整車智能化優勢,在30萬元以上的豪華車市場逐漸占據了一席之地。以AITO問界為例,其全系產品搭載了華為鴻蒙座艙和智能駕駛系統,銷量異軍突起。而奔馳的燃油車在智能化方面仍未追趕上自主品牌,這恰恰是導致其銷量承壓的一大原因。

另一方面,奔馳在新能源轉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早在2016年,奔馳就發布了主打純電市場的“EQ”子品牌,但EQ系列并未能扛起新能源轉型的大旗,反而成為沉重的包袱。EQ系列車型在續航里程、空間布局等方面存在先天缺陷,市場反應平淡。盡管后來推出了基于EVA純電平臺的車型,但仍未能改變頹勢。

面對持續下跌的銷量和逐漸失守的價格體系,奔馳選擇了“收縮”與“擴張”并行的策略。一方面,奔馳中國完成了第一輪裁員,并計劃調整國內經銷商規模,削減百家以上。另一方面,奔馳也在積極投入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轉型,提升本土研發實力。然而,奔馳是否能夠借此打破消費者對其“電車雜牌”“無智能”的固有認知,仍面臨極大不確定性和挑戰。

奔馳的困境,本質上是工業時代的品牌霸權與數字時代的用戶主權之間的沖突。當汽車從身份象征變為智能終端,消費者的需求發生了根本變化。他們不再迷信豪華品牌的光環,而是更加注重產品的智能化、續航和服務。這種變化在高端市場尤為明顯,奔馳等傳統豪華車企正面臨新的挑戰。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RSS訂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拉玛依市| 和平县| 普定县| 通城县| 马尔康县| 尤溪县| 井研县| 新津县| 奉新县| 东源县| 扬州市| 福清市| 凤山县| 满洲里市| 横山县| 班戈县| 崇文区| 芒康县| 广丰县| 武川县| 沾化县| 思茅市| 万全县| 台江县| 盐边县| 莱西市| 巴彦县| 徐州市| 迁安市| 祥云县| 沙河市| 永靖县| 玛纳斯县| 土默特左旗| 寻甸| 海林市| 上虞市| 凤阳县| 健康| 余干县| 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