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各行各業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充電樁行業同樣難以獨善其身,被不少資深人士戲稱為“內卷”的重災區。然而,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充電樁行業依舊蓬勃發展,這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廣闊前景和業內企業對于抓住機遇的渴望。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基石,充電樁的布局對于車企而言至關重要。隨著用戶對續航焦慮的關注點從電池密度轉向充電網絡的覆蓋密度與速度,構建高效便捷的充電網絡已成為車企競爭的新焦點。
近年來,充電樁行業正經歷從“有”到“好”的蛻變。車企紛紛自建充電樁,以期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先機。根據汽車公社最新整理的“品牌自建直流充電樁TOP10”榜單,頭部車企間的競爭尤為激烈。
廣汽埃安在自建充電樁方面表現尤為突出,其1000V高壓超充終端儲備量位居車企之首,覆蓋全國超過200座城市。這一布局與《中國高壓快充產業發展報告(2023-2025)》中的預判不謀而合,即充電樁需向1000V和480kW演進。廣汽埃安不僅提前布局,還在G2京滬高速上率先安裝了6座640kW全液冷超充設備,實現了“充電和加油一樣快”的體驗。
五一假期期間,廣汽集團為全國新能源汽車用戶提供了超過122萬次的補能服務,并推出了多項充電優惠,進一步印證了快速充電網絡的重要性。德國《車評》雜志也指出,高速公路沿線的快速充電網絡對于電動汽車的普及至關重要,能夠減少空閑和等待時間,讓駕駛者無需再為充電而煩惱。
極氪作為新興品牌,在自建充電樁方面同樣展現出了驚人的速度。盡管成立僅3年,但極氪已經啟動了三個800V全生態解決方案,并公布了2026年的超快樁計劃布局。這份榜單不僅反映了車企對充電基礎設施的重視程度,也預示著未來充電樁行業的巨大變化。
充電效率的提升一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之一。然而,隨著碳化硅、高頻變壓器和低損耗電感材料等技術的發展,2024年成為中國充電行業技術迭代的分水嶺。進入2025年,以“兆瓦級充電”為標志的充電樁技術趨勢爆發,加速了充電樁企業的進化。
廣汽埃安在這場技術革命中搶占了先機,啟動了“雙萬樁計劃”,預計到2025年底,其公共充電終端規模和直流快充終端規模將位居車企之首。從首個超級充電站落地廣州東宏國際廣場到如今布局超過1.5萬根充電樁,廣汽埃安的努力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國內充電樁運營行業存在資金、場地、電網容量和數據資源四大競爭壁壘,目前已呈現出馬太效應,頭部企業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廣汽埃安在充電樁使用效率方面表現優異,4月份平均充電量達到6804度,遠高于部分老舊充電樁的月均100多度。
廣汽埃安不僅在技術上不斷突破,還注重用戶體驗和安全性。其自主研發的H640系列液冷超充終端集成了41項主動安全防護設計,確保了充電過程的安全可靠。同時,廣汽埃安在售后服務方面也表現出色,榮獲了新能源車主滿意度中國第一品牌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