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一場公開訪談中嚴厲指出,“零公里二手車”已成為擾亂市場秩序的頑疾,并透露市場上存在三四千家相關企業從事此類交易。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市場監管部門及業界的廣泛關注。據報道,商務部已召集部分汽車公司、經銷商集團、二手車交易平臺及行業協會,在北京舉行了一場閉門會議,專題研討“零公里二手車”問題。
據東風集團內部人士透露,此次會議旨在規范零公里二手車市場,并探討二手車出口的可能性,參會企業均為自愿報名。所謂“零公里二手車”,指的是那些已經完成了上牌手續,但行駛里程極低甚至為零的新車,它們通常源于汽車制造商為清理庫存的老款車型、經銷商為獲取銷售返點而提前上牌的車輛,以及少量的運損車、展車、試駕車和客戶退車。
在懂車帝和瓜子二手車等平臺上,行駛里程不足一萬公里、車齡不到一年的二手車數量驚人,其中不乏表顯里程僅為數百公里的準新車,涵蓋了幾乎所有主流汽車品牌。這類二手車的定價與新車指導價存在較大差異,有的僅比新車便宜數千元,而有的則能便宜數萬元。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李顏偉指出,部分汽車企業通過與供應鏈公司合作,將新車提前上險轉變為零公里二手車,再以展車的名義回流至直營門店進行二次銷售。在下游鏈條,經銷商集團為了清理庫存、回籠資金及獲取銷量返點,同樣會將長庫齡新車注冊為二手車進行銷售。
一位平行出口商透露,他們主要從4S店采購新車,上牌后出口海外,但大部分零公里二手車仍在國內消化。部分二手車商甚至專門設立了零公里二手車買賣專區,因為這類車輛廠家讓利銷售,流通速度快,利潤空間可觀。近年來,隨著新車市場競爭的加劇,零公里二手車流入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成為廠商消化庫存、快速回籠資金的關鍵渠道。
然而,二手車交易平臺作為汽車廠家處理庫存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廠家模糊真實銷量、制造虛假市場繁榮的工具,導致資本市場對行業真實供需關系產生誤判。對此,李顏偉建議,國內相關機構和部門應加強對此類“渠道填塞”行為的監管,可參考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于虛構銷量增長造假行為的規定,對汽車公司有意利用零公里二手車模式提前確認銷售和業績的不正當行為進行處罰。
規模化運作的零公里二手車商常與經銷商深度捆綁,形成互利模式。然而,這條套取國補的零公里二手車灰色產業鏈上的每一個人都在獲利的同時,也違背了國家補貼政策的初衷,濫用財政資金,加劇了新車零售市場的內卷。為了緩解國內市場的壓力,政策更傾向于將零公里二手車合規平行出口至海外。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二手車出口量創歷史新高,達到40萬輛,其中零公里二手車出口規模頗高。
然而,二手車平行出口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由于新能源汽車涉及三電等維修多以首任車主為前提,二手車平行出口后出現質量問題將影響品牌聲譽。因此,部分汽車公司如奇瑞等曾公開反對平行出口模式。隨著中國汽車公司出海速度的加快以及國際局勢的波動,二手車平行出口的總量預計將呈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