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長城汽車掌舵人魏建軍在媒體訪談中的一番直言不諱,在網絡上掀起了波瀾。特別是他提及汽車產業中已有“恒大式”隱患存在,只是尚未爆發,這一說法立即引發了市場的諸多猜測。部分網友將矛頭指向了近年來迅速壯大的比亞迪,將其視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重量級選手”中的潛在風險點。
面對這一波輿論浪潮,比亞迪迅速作出回應。5月30日下午,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部門負責人李云飛通過社交平臺發聲,對于將比亞迪比作“汽車圈恒大”的說法,他表示既感到氣憤又覺得荒謬。他指出,從整體財務狀況來看,中國主流車企的表現優于國外同行,所謂的“車圈恒大”在中國主流車企中并不存在,任何唱衰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言論都是不負責任的。針對部分夸大其詞的言論,比亞迪已向相關部門提交證據并舉報,對于蓄意制造混亂的個體,公司將采取法律手段追究責任。
近期,比亞迪身處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山東濟南乾城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南乾城”)的資金鏈斷裂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作為比亞迪在山東地區的重要經銷商,濟南乾城的突然關店導致眾多車主的預付費服務無法兌現,更有消費者全款購車后因車輛合格證被銀行抵押而無法上牌。
濟南乾城在之前的公告中,將問題的根源歸咎于比亞迪的政策調整和山東汽車經銷商行業普遍面臨的融資困境。然而,比亞迪在5月28日的官方回應中明確表示,所謂“政策調整導致經銷商壓力”的說法并不屬實,真正的問題是經銷商自身的盲目擴張和過度杠桿化運營。比亞迪還透露,已經協助收購了部分門店,并著手處理受影響客戶的權益問題。
盡管面臨輿論壓力,比亞迪的業績依然亮眼。根據比亞迪發布的官方數據,今年一季度,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約100.08萬輛,同比增長59.81%。財報顯示,2025年一季度,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1703.60億元,同比增長36.35%,凈利潤更是同比翻倍至91.5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存貨規模也在快速增長,從2023年底的877億元上升至2024年底的1160億元,到2025年一季度末更是飆升至1544億元,短短三個月內增加了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