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業務在最新財報中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其一季度財報顯示,汽車業務收入攀升至186億元,毛利率高達23.2%,經營虧損也顯著收窄至5億元。這一表現相較于去年四季度,汽車營收增長了186億元至163億元,毛利率從20.4%提升至23.2%,經營虧損則由7億元減少至5億元。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業績電話會議上對小米汽車的前景表達了高度自信,特別是對于即將推出的SU7和YU7兩款車型。他直言不諱地表示,目前市場上并無SU7的真正競爭對手。對于即將面世的YU7,盧偉冰同樣信心滿滿,認為其產品力相較于SU7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價格戰泛濫的當下,小米汽車23.2%的毛利率顯得尤為突出,遠超同行。
對比其他車企,小米汽車的毛利率優勢顯而易見。理想汽車一季度毛利率為20.5%,蔚來去年毛利率為12.3%(今年一季度財報尚未公布),小鵬汽車一季度毛利率為15.6%,極氪一季度綜合毛利率為19.1%,而長城和比亞迪一季度的毛利率分別為13.40%和20.07%。這些數據無疑證明了小米汽車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上的卓越表現。
盧偉冰揭示了小米汽車高毛利率背后的三大原因:產品力強大、爆款效應帶來的成本優勢以及高效率。他強調,小米的效率是傳統車企的2-3倍,這得益于小米在汽車業務上的精益管理和技術創新。隨著交付量的不斷攀升,固定成本占比逐漸降低,小米汽車的效率將進一步提升。
盧偉冰還預測,YU7上市后將與SU7形成類似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的銷量比例。根據特斯拉兩款車型的銷量數據,如果小米SU7今年前四月的銷量代入這一比例,YU7的銷量有望突破17萬輛,實現小米汽車的銷量爆發。
在眾多車企中,小米不打價格戰的策略尤為引人注目。在當前車市環境下,能夠不降價仍成為爆款的車型寥寥無幾。乘聯會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汽車產業利潤率為4.3%,今年一季度已下滑至3.9%。相比之下,小米汽車的財務表現無疑更為亮眼。
蔚來、小鵬和極氪等車企則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盈利壓力。蔚來持續虧損,從2019年至2024年累計虧損高達869.61億元,盡管其中有換電站等高投入項目的原因,但遲遲未能盈利無疑給蔚來帶來了巨大壓力。小鵬雖然憑借MONA M03、P7+等車型表現出色,虧損大幅收窄,但仍需盡快實現盈利。極氪作為吉利新能源戰略的一環,雖然累計虧損超過260億元,但盈利壓力相對較小,仍需加快扭虧為盈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