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零公里二手車”現象在汽車市場引發了廣泛關注,這一話題的熱度源自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公開視頻。
所謂“零公里二手車”,指的是那些雖然已經完成車輛登記手續,但實際上幾乎未行駛過的新車,它們在市場上以二手車的名義流通。魏建軍在視頻中提及,這些車輛在懂車帝、瓜子二手車、閑魚等平臺上有大量銷售,涉及的商戶數量高達三四千家。
記者在這些平臺上進行了搜索,果然發現了不少賣家在推銷所謂的“零公里二手車”,詳細列出了車型、價格等信息。這些車輛雖然名義上為二手車,但實際上卻是全新的庫存車。
這一現象的根源在于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為了提升銷售業績,部分車企通過激勵政策讓經銷商積壓了一定數量的庫存。而經銷商為了快速回籠資金、完成銷售任務,便將這些庫存時間較長的新車注冊為二手車進行銷售。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近日召集車企及行業機構進行了座談,重點研討了“零公里二手車”現象及如何促進二手車流通消費。此次座談會的召開,無疑是對這一市場怪象的一次正面回應。
魏建軍還透露,在某些地區,如俄羅斯,部分高端二手重卡的售價甚至高達80萬至90萬元一輛,且并非被動拋售。這一現象引發了業內人士的深思,商用車市場需要更精準地定位細分需求,與傳統渠道形成互補而非沖突。
一位行業專家鐘渭平指出,零公里二手車的存在暴露了傳統渠道的短板。如果經銷商網絡能夠深度挖掘客戶需求,用戶或許就不會選擇這些非主流渠道。他認為,這一現象將持續推動行業提升海外市場服務能力,而非僅僅依賴政策調控。
隨著汽車市場的不斷發展,如何有效解決“零公里二手車”現象帶來的問題,將成為車企、經銷商及行業機構共同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