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汽車市場再度掀起了一場價格戰風暴,眾多知名車企紛紛加入降價行列,為消費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購車優惠。比亞迪、吉利、通用等汽車巨頭宣布對旗下超過60款車型進行價格調整,引發了廣泛關注。
5月26日,吉利銀河率先出擊,推出了“百萬銀河限時補貼價”活動。吉利星愿的指導價格從6.88萬元起,經過限時補貼后,消費者僅需5.98萬元即可擁有。同時,銀河L6的售價也調整至6.98萬元起。吉利還為置換或購車的用戶準備了3000元的無門檻超級補貼,以及享受國家相關政策補貼的福利。
緊隨其后,上汽通用也于同日宣布了重大價格調整。借別克昂科威和別克君越整車下線的契機,上汽通用推出了“一口價”購車政策。昂科威的“一口價”從16.99萬元起,君越則從15.99萬元起售。不僅如此,上汽通用旗下新上市的2025款凱迪拉克XT4也加入了降價行列,全款購車“一口價”僅需15.99萬元起。
5月27日,奇瑞汽車也不甘落后,宣布旗下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將共同推出百億廠補政策。這四大品牌旗下的超過30款車型將全面開啟限時優惠補貼活動,部分車型的價格降幅甚至達到了5.5萬元。此次優惠活動的有效期為5月27日至6月2日。
然而,這場價格戰也引發了一些連鎖反應。在5月26日車企宣布降價消息的同一天,港股和A股市場上的汽車上市公司股價出現了大幅波動。港股上市的比亞迪、吉利、零跑等車企的股價一度下跌超過8%,A股市場上以乘用車為主的車企也普遍遭遇下跌。此前,多家車企的股價曾刷新了年內的新高。
降價策略對于車企而言,無疑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降價能夠吸引更多持幣觀望的消費者下單,提升銷量;另一方面,降價也可能引發老車主的不滿和投訴,對車企的品牌形象造成一定影響。但從整體市場環境來看,面對市場的疲軟態勢,降價已經成為車企們為了生存而不得不采取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