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主們長久以來面臨的充電基礎設施不足問題,近期似乎迎來了轉機。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公布的最新數據揭示,4月份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增加了9.2萬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4.1%,這一增長趨勢已連續數月保持。
盡管數據上看似樂觀,但充電樁的供需缺口依然存在。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全國新能源車保有量已突破3500萬輛大關。如此龐大的新能源車隊伍,使得車主們對便捷充電的需求愈發強烈,這對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
截至4月底,聯盟成員上報的公共充電樁總數達到了399.2萬臺,其中直流充電樁183.4萬臺,交流充電樁215.7萬臺。過去一年間,月均新增公共充電樁約8.5萬臺,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增至1406.4萬臺,同比增長46.3%。廣東、浙江等十個地區的公共充電樁總量占比高達67.7%。
從充電電量分布來看,廣東、江蘇、河北等省份的充電量較為集中,且主要用于公交車和乘用車,環衛物流車、出租車等其他車型占比相對較小。4月份全國充電總電量約為61.4億度,環比增長4.6%,同比增長55.6%。
盡管充電設施在不斷增加,但充電難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樁車增量比為1:2.9,與2024年同期的1:2.5相比,這一核心數據不升反降。這意味著,盡管公共充電樁數量增長迅速,但其增速仍未能滿足新能源車保有量的高速增長需求。
為了緩解這一困局,多家車企開始尋求合作共享之道,以更好地滿足用戶的充電需求。蔚來汽車多次表示,電動車品牌應同步建設充電設施并向公眾開放,其充電站超八成的充電量來自非蔚來品牌車主。嵐圖、特斯拉、極氪等車企也相繼開放自家充電設施供其他品牌車型使用。極氪汽車更是宣布,其能源系統已接入超過55萬個第三方公共充電槍,覆蓋全國96%以上的城市。
政策層面也在積極推動充電基礎設施的布局。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印發的《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年)》明確提出,要以居住區、辦公區以及商業中心、工業中心、休閑中心為重點,因地制宜布局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并擴大高速公路充電網絡覆蓋范圍。受此影響,多地紛紛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如湖北省提出新建改造充電樁10萬個以上,深圳市則規劃在今年建設300座超充站。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三線及以下地區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隨著新能源車消費市場向這些地區拓展,積極推動充電基礎設施下鄉成為當務之急。只有不斷完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才能為新能源車市場的持續增長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