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15周年慶典的夜晚,一場汽車界的“跨界風暴”悄然上演。小米SU7,這款上市僅一年有余的車型,以25.8萬輛的銷售佳績,力壓特斯拉Model 3的20.6萬輛,成為了純電市場的新寵。而其他那些同樣以Model 3為目標的競爭對手,在這場較量中似乎都黯然失色。
而此次發(fā)布會的主角——小米YU7,更是直接將矛頭指向了特斯拉的另一款熱門車型Model Y。盡管馬斯克可能對此嗤之以鼻,但市場反應或許將在7月上市后揭曉,而特斯拉或?qū)⒂瓉砬八从械匿N量挑戰(zhàn)。小米的營銷手段,總是能讓人眼前一亮,而YU7無疑是又一個絕佳的案例。
提到小米SU7,人們總會聯(lián)想到保時捷Panamera。同樣,YU7也被認為借鑒了法拉利Purosangue的設計。然而,雷軍在發(fā)布會上并未直接提及這一點,這并非低調(diào),而是智慧。兩款車在外觀上雖有相似之處,但細節(jié)上的差異并不足以支撐官方的直接對比。更重要的是,兩者相似的認知早已深入人心,無需發(fā)布會再添一把火。
那么,小米YU7與法拉利Purosangue到底有哪些相似之處呢?通過對比圖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前臉部分幾乎找不到任何共同點。側(cè)面線條上,車頂線條或許是最接近的,但法拉利標志性的散熱口在YU7上并不存在。尾部設計更是大相徑庭,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事實上,“法拉米”這一昵稱的由來,并非完全基于外觀上的相似。在小米YU7偽裝車首次曝光時,汽車之家、易車、懂車帝等三大汽車平臺都不約而同地將其與法拉利Purosangue相提并論。這一認知隨后在米粉和普通消費者中迅速傳播,最終形成了“法拉米”這一昵稱。雷軍并沒有刻意低調(diào),而是巧妙地利用了這一趨勢,將“法拉米”這一概念深深植入消費者心中。
小米YU7的成功并非偶然。它得益于時代的機遇、高效的傳播、廣泛的受眾基礎以及年輕化的購買人群。同時,法拉利Purosangue作為一款豪華車型,其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認可度也為“法拉米”這一昵稱的成功奠定了基礎。然而,小米的成功并非只靠營銷手段,其背后的技術和產(chǎn)品質(zhì)量同樣不容小覷。面對小米的強勢崛起,其他車企或許需要放下身段,學習小米的營銷策略和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