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正式揭曉了一項重要的團體標準——《全固態電池判定方法》,此舉標志著全固態電池領域迎來了首個明確的定義框架,直擊長久以來困擾行業的界定模糊與測試方法空白問題,為技術的飛躍與產業化落地鋪設了堅實的基石。
新標準中,“全固態電池”的概念被嚴格界定,其核心在于離子傳導必須完全依賴于固體電解質,與那些采用混合固液電解質的電池技術劃清了界限。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標準的核心焦點落在了一種基于失重率檢測液態物質含量的創新試驗方法上。該方法通過真空加熱環境測定樣品的失重比例,當樣品表面無明顯液體且失重率保持在1%以下時,即可被認定為全固態電池。經過多次嚴格的驗證測試,該方法展現出了低誤差與結果高度穩定的特點,適用于當前主流的多種技術路徑。
全固態電池以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與高密度能量儲備,被視為動力電池領域未來的璀璨明星。然而,近年來,由于行業內部對于全固態電池的定義缺乏共識,市場上出現了諸多混淆視聽的“偽全固態”產品,導致市場秩序混亂。此次新標準的發布,如同一把精準的標尺,不僅為企業的研發方向、產品認證及市場推廣提供了明確的指引,還有助于推動材料科學的進步與生產工藝的優化,有效降低了新技術推廣的成本門檻。同時,這一標準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清晰的辨識依據,有力打擊了市場上的不實宣傳,保障了行業的健康發展與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