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公司正醞釀一場電動車命名策略的大變革,計劃在2026年之后逐步摒棄現有的“ID”前綴命名體系。這一決定由大眾品牌董事會成員Martin Sander在一次媒體訪談中正式對外公布。他明確表示,未來的電動車將采用全新的命名方式,并透露ID.2 all和ID.Every1這兩款概念車型在正式投產時,將不會沿用當前的命名。
據內部知情人士透露,大眾此番調整命名策略的主要原因在于,現有的命名方式過于繁瑣,容易給消費者造成混淆。未來,備受期待的ID.2車型或將借鑒Polo的命名方式,而預計在2027年發布的ID.1車型,則可能采用Lupo、Fox或Up!等經典命名之一。
面對中國市場日益激烈的電動車價格戰,Sander坦誠地表示,中國電動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新車型上市時往往伴隨著大幅折扣。然而,大眾并未將短期市場份額作為首要目標,而是更加專注于企業的可持續增長。他強調,從2026年開始,大眾將在中國市場推出新一代專屬電動車型,并逐步推進燃油車產品線的混合化,以期在電動化轉型的浪潮中保持領先地位。
Sander還透露,大眾將在中國市場推出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電動車型,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這些新車型不僅在設計上更加時尚、動感,還將在續航里程、智能化配置等方面實現全面升級,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優質的駕乘體驗。
與此同時,大眾也在積極推進燃油車產品線的混合化進程。通過引入先進的混合動力技術,大眾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選擇,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出行需求。這一系列舉措不僅展示了大眾在電動化轉型方面的決心和實力,也為其在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