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轉型與環保壓力持續加劇的背景下,重卡電動化正逐步成為推動物流行業可持續發展和交通領域碳減排的關鍵力量。寧德時代,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領軍企業,近日分享了其對重卡新能源市場未來三年的預測:新能源重卡的滲透率將有望突破50%。這一預測不僅反映了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凸顯了寧德時代在推動重卡電動化進程中的決心與信心。
然而,傳統重卡電動化的推進并非一帆風順,其中標準化的缺失一直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寧德時代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中重型卡車正向開發的標準化電池——75號換電塊。這款電池以其長壽命、靈活組合和高安全性等優勢,為重卡電動化樹立了新的標桿。通過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75號換電塊的使用壽命提升了1.5倍,突破了12年6000次的循環次數,不僅降低了電池的使用成本,還減少了更換頻率,提升了運營效率。
75號換電塊在空間結構設計上也進行了創新,將電池置于貨車底部,這一設計不僅降低了整車重心,提高了行駛穩定性,還巧妙地節省了5%-7%的載貨空間,提升了運輸效率。75號電池支持自由組合,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運輸場景需求,靈活選配電池包,實現按需配電,既滿足了續航要求,又避免了電池過度配置帶來的成本浪費。
在換電站的建設方面,寧德時代同樣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騏驥換電站以其超級兼容、超級速度和超級容量三大特性,兼容市面上95%以上主流車型,實現了不同品牌、不同車型車輛的一站式換電。這種標準化的換電站不僅提高了換電效率,還降低了建設和運營成本,為全場景電動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經濟性是影響重卡電動化推廣的另一關鍵因素。寧德時代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成功實現了“電氣同價”,并朝著“電比氣省”的目標邁進。通過延長電池壽命、提升換電站的降本增效能力和服務水平,以及聯合主機廠、電驅橋企業降低電耗,寧德時代使得采用騏驥底盤換電的重卡在經濟性上展現出了顯著優勢。與油車相比,單公里可節省0.62元,一年可多掙6萬;即使與LNG車相比,單公里也能節省0.2元,一年可多掙2萬。
為了推動全場景電動化,寧德時代已經在實際場景中進行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山東魏橋,騏驥換電站的年換電量突破了1800萬度,200臺換電重卡全年僅保養費就節省了400萬元。在深圳鹽田港,港內運輸率先采用了底盤換電模式,為全球港口運輸領域樹立了綠色能源與現代物流結合的典范。寧德時代還計劃在2025年前在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13個核心區域建成300座換電站,初步構建覆蓋多場景的重卡換電基礎網絡。
為了實現重卡的全場景電動化,寧德時代不僅依靠自身力量,還積極凝聚各方力量,加速生態共振。在標準建設方面,寧德時代聯合交通部公路院,推動行業標準的出臺,確保未來所有換電站都能實現“全國通用”。在場景拓展上,寧德時代與中石化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將500座加油站升級為綜合能源站,并與24家高速集團和交投集團合作,共同推動高速公路服務區、國省干線公路沿線的能源補給服務保障能力提升。在產品合作方面,寧德時代攜手多家汽車制造伙伴,推出多款底盤換電車型,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
為了解決重卡保險購買難的問題,寧德時代聯合多家保險領軍企業,為底盤換電客戶提供車險服務,降低保險成本。寧德時代還聯合金融界的生態合作伙伴,推出了具有競爭力的車身融資方案,為客戶提供低融資成本的金融支持。
寧德時代的這一系列舉措,不僅為重卡行業的電動化轉型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也為我國實現交通領域雙碳目標、推動能源與交通融合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隨著寧德時代在重卡全場景電動化領域的不斷探索和實踐,電動重卡將加速駛向每一個角落,為物流運輸行業帶來更加綠色、高效、經濟的全新體驗。
同時,寧德時代還在不斷拓展合作領域,與更多企業攜手共進,共同推動重卡電動化的發展。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像寧德時代這樣的企業,為物流運輸行業的綠色轉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