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公布的2024年度滬蘇浙“二十佳”學習案例中,安徽省交通運輸廳的一個創新項目脫穎而出,成功入選。該項目聚焦于建設產教融合共同體,以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
為深入學習和借鑒滬蘇浙地區的產教融合經驗,安徽省交通運輸廳積極引導,由安徽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牽頭,攜手長三角區域的35家行業企業、35所中高職院校以及2家媒體單位,共同成立了長三角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這一舉措不僅搭建了資源共享的平臺,還促進了在線精品課程、專業教學資源庫以及數字教材的建設。
產教融合共同體的成立,標志著教育資源與產業需求的深度融合。共同體成員通過共建校外實習基地,實現了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利用。同時,創新協同育人機制,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建實訓基地,共同評價人才質量。這一過程中,還涌現出聯合招生、委托培養、訂單培養、學徒制培養等多種新型育人模式,有效緩解了人才供需矛盾。
在人才培養方面,共同體不僅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還深化了人才要素的保障。通過構建區域性新能源汽車生產性實踐基地、技能鑒定站以及社區技能培訓服務中心,共同體面向成員企業開展了一系列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項目,為育人生態的構建提供了有力支持。
產教融合共同體還致力于推進技術協同創新,積極服務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工藝改進和產品升級。通過提供智力支持,共同體助力企業實現增速發展,進一步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繁榮。
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提升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人才儲備和技術創新能力,也為長三角區域乃至全國的產教融合提供了新的示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