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賽力斯公司發布了2025年4月份的產銷數據,揭示了其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最新動態。據統計,當月賽力斯共售出31,488輛新能源汽車,實現了12.99%的同比增長。然而,從年初至4月底的累計銷量卻下降至86,040輛,同比減少了29.87%。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據中包含了問界品牌的銷量,但鴻蒙智行并未單獨披露問界的具體銷售數字。
步入2025年,問界品牌的銷量表現經歷了不少波折。具體來看,4月份問界M5的銷量為4,219輛,略高于M7的4,051輛,而M9則憑借10,407輛的出色成績,成為當月銷量冠軍。問界品牌銷量的起伏不定,引發了業界對其背后原因的廣泛關注。
分析認為,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是問界銷量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華為“1+8+N”戰略的深入實施,智界(奇瑞)、享界(北汽)、尊界(江淮)等品牌相繼加入鴻蒙智行體系,使得問界在鴻蒙智行中的市場份額從高峰時的53%以上滑落。這一變化不僅削弱了華為對問界的獨家支持,也加劇了品牌間的資源競爭。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整體競爭也愈發激烈,傳統車企加速電動化轉型,新勢力品牌則不斷推陳出新,加劇了市場的內卷現象。
從產品層面來看,問界品牌專注于SUV市場,但隨著市場的深入開發,客戶購車需求的逐漸滿足,SUV市場的競爭也愈發激烈。盡管華為帶來的鴻蒙座艙在智能科技方面表現出色,但各款車型在用戶體驗上并無顯著差異。因此,M9能夠維持一定銷量,主要得益于其豪華的配置、三排座設計以及獨特的差異化功能。然而,隨著M8的上市,其相似的功能和更低的價格定位,無疑將對M9的銷量構成一定沖擊。
新上市的問界M8在市場上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自4月16日正式上市以來,M8在短短48小時內便獲得了3.2萬輛的大定訂單。市場反饋顯示,M8憑借其豐富的功能和親民的價格定位,吸引了大量對價格敏感且追求產品功能的消費者。與M9相比,M8在功能上相差無幾,但起售價卻低了11萬元,為預算在40萬元以內的消費者提供了更為合適的選擇。
綜合來看,問界品牌銷量起伏不定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未能及時構建全面且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在華為多品牌戰略下,問界過度依賴華為品牌背書,失去了獨家優勢。同時,在產品端也存在迭代更新緩慢、小配置升級頻繁、產品周期長以及產品之間定位重疊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問界品牌的銷量表現,也對其未來的發展構成了潛在威脅。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造車新勢力品牌身上,如何拉開車型之間的差異、避免產品同質化成為業界共同面臨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