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能源汽車市場掀起波瀾,前“新勢力銷冠”哪吒汽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財務危機,甚至被上海禹形廣告公司申請破產,這一消息無疑給整個行業投下了一枚震撼彈。
哪吒汽車的困境并非突如其來。早在五一假期期間,就有車主反映哪吒汽車APP出現大面積斷網事故,官網無法訪問,車輛遠程操控功能失效。盡管哪吒官方后來澄清是系統故障,與流量費用無關,但這一事件無疑暴露了其財務狀況的嚴峻性。據稱,哪吒汽車自去年以來便頻遭債主上門討債,包括東風科技、福石控股在內的多家供應商和經銷商紛紛要求償還債務。
哪吒汽車的財務狀況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據國家稅務總局浙江省稅務局網站曝光,哪吒汽車今年4月份拖欠稅款達215萬余元。從2021年至2023年,哪吒汽車累計虧損高達183億元,去年銷量更是大幅下滑,深陷資金鏈斷裂的泥潭。公司創始人方運舟的股權被凍結,原CEO張勇也已離職,據傳正在英國為哪吒汽車融資奔波。
哪吒汽車的破產危機,不僅關乎其自身命運,更可能引發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連鎖反應。哪吒汽車曾擁有桐鄉、南寧和宜春三家工廠,規劃產能超過50萬臺,但去年實際銷量卻不足7萬臺。產能嚴重過剩,銷量卻跟不上,這是哪吒汽車走向破產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根據工信部數據,今年全國新能源汽車規劃產能已超過3500萬臺,如何消化這些產能,成為新勢力們面臨的巨大挑戰。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洗牌正在加速進行。哪吒汽車的困境并非個例,而是行業激烈競爭下的一個縮影。隨著補貼政策退坡、產品力跟不上、產品定位不清晰等問題逐漸暴露,越來越多的新勢力開始面臨生存危機。裁員降薪、工廠停擺、拖欠供應商款項等負面新聞頻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淘汰賽愈發激烈。
在這場大洗牌中,新能源車企如何破局成為關鍵。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曾預言,70%的品牌難以存活到2025年。哪吒汽車的困境似乎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預言。然而,并非所有車企都注定走向滅亡。比亞迪、特斯拉等頭部車企憑借強大的產品力和品牌影響力,依然能夠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而深藍、埃安等新勢力則背靠傳統老牌車企巨頭,暫時無需擔心淘汰出局。
對于新能源車企而言,想要在這場淘汰賽中活下來,至少需要在產品、營銷或品牌加持等方面占據優勢。只有贏得消費者的認可,把車子賣出去,才能消化過剩的產能,解決一切困病。銷量,才是新能源車企生存和發展的根本。
哪吒汽車的破產危機給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敲響了警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只有不斷創新、提升產品力、加強品牌營銷,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而對于那些深陷困境的車企而言,如何在逆境中尋求突破,成為他們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