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有這樣一位工程師,他以溫文爾雅的外表下隱藏著堅韌不拔的科研精神,他就是艾松。52歲的他,不僅是該公司的總設計師,更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為我國清潔高效動力裝備及重型燃氣輪機自主研發事業默默耕耘了近30載。
艾松的故事,是關于挑戰與突破的傳奇。面對國內重型燃氣輪機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2009年,他毅然接過了G50重型燃氣輪機項目的研發重任。在那個技術封鎖、資料匱乏的年代,艾松和他的團隊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每一步都充滿未知與挑戰。
他們從零開始,從概念設計到核心部件的技術攻關,每一步都凝聚著團隊的智慧與汗水。查閱文獻、尋找資源、翻譯書籍、實地學習,艾松帶領團隊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設計準則和研發體系。14年的光陰,無數個日夜的奮斗,終于換來了我國首臺自主知識產權G50重型燃氣輪機的成功研發,實現了從“0到1”的歷史性突破。
工作中的艾松,總是那么專注而堅定。他的身影,成為了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G50重型燃氣輪機的成功,不僅為我國清潔能源領域提供了自主可控的全鏈條解決方案,更為艾松和他的團隊贏得了無數的榮譽與尊重。
然而,艾松并沒有因此而滿足。他深知,技術創新永無止境,人才才是基業長青的關鍵。因此,在帶領團隊攻克技術難關的同時,他還十分注重團隊建設和人才培養。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逐漸建立起了一支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聯合循環電站設計隊伍和重型燃氣輪機正向研發團隊。
這支年輕的團隊,平均年齡僅35歲,卻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他們不僅成功下線了我國首臺15兆瓦小型燃機原型機,還啟動了摻氫燃燒技術研發,持續拓展自主燃機譜系。艾松和他的團隊,正以堅定的步伐,向著自主燃氣輪機系列化、清潔化、高性能、高可靠性、智慧化發展的目標邁進。
對于艾松來說,榮譽只是對他和團隊工作的肯定。他深知,這份榮譽屬于全體東汽人和全體能源動力裝備人。而他,只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個小小代表。面對未來,艾松表示,他將不忘初心,持續發揮好模范的帶頭作用,激勵更多的年輕人扎根研發一線,為加快建設祖國新型電力系統、為四川自主燃機產業的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