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阿里巴巴旗下的1688電商平臺遭遇了一系列商家詐騙事件,這些商家利用平臺的“分階段付款”機制進行欺詐活動,導致來自廣州、東莞、重慶等地的消費者蒙受重大經濟損失,累計金額或已超過百萬元。
據報道,一家名為廣州簡航的商家,以銷售掃地機器人、顯卡等熱門商品為餌,吸引消費者在1688平臺上通過分階段付款方式下單。然而,消費者支付首付款后,這些商家并未發貨,反而迅速關閉了店鋪,涉案金額高達126萬余元。
這些詐騙行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涉及多家店鋪的協同操作。東莞市東城奕網服裝商行、廣州妮軒佐貿易、廣州流稠輝貿易等多家店鋪被指參與其中,它們通過上千款商品進行引流,利用消費者對“分階段付款”規則的不熟悉,以及平臺在風險提示方面的不足,誘導消費者在東城奕網等店鋪下單。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訂單的支付寶付款記錄最終都指向了廣州簡航。
隨著調查的深入,人們發現,東莞市東城奕網服裝商行、廣州妮軒佐貿易有限公司、廣州年然恒貿易有限公司等企業因無法聯系而被市場監管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這一連串的曝光,讓消費者對1688平臺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具體案例中,消費者徐先生在1688平臺的“東莞市東城奕網服裝商行”店鋪購買低價電動車時,支付了840元首付款后,店鋪突然消失。武漢的龔先生在購買航模遙控器時,同樣被誘導在該店鋪支付了4900元首付款。而重慶的謝女士在購買英語教材時,更是被引導在該店鋪下單,損失高達20萬元,雖然事后追回了10萬元,但仍有10萬元的損失無法挽回。
面對消費者的投訴,1688平臺的客服回應稱,涉事商家已被處理閉店,消費者選擇的分階段付款模式中的定金部分已實時打款至商家賬戶,平臺無法追回。對于消費者的損失,平臺建議通過其他渠道維權。
此次事件引發了消費者對1688平臺風險管理的質疑。多名消費者表示,在整個交易過程中,平臺并未充分履行風險告知義務。為了應對這一危機,1688平臺已在“首付款”支付環節新增了標注,明確告知消費者“首付款立即打款給賣家,退款無保障”。
這一系列詐騙事件不僅給消費者帶來了經濟損失,也對1688平臺的聲譽造成了嚴重影響。未來,平臺如何加強風險管理,提升消費者信任度,將成為其面臨的重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