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主們購車時的初衷往往簡單明了——省錢。他們期待著通過節省油費和保養費用,以及利用經濟實惠的電力,為自己的錢包減壓。然而,當真正駕駛上新能源車后,不少車主發現,節省開支的美夢,往往在車險費用面前瞬間破滅。
不少新能源車主在購車后,面對車險報價時感到震驚。以一輛價格在10萬至20萬之間的新能源車為例,其首年保費常常高達五六千元,甚至七八千元。相比之下,相同價位的燃油車首年保費不過三四千元,且隨著出險記錄的減少,續保費用還能逐年遞減。而新能源車即便在全年無出險記錄的情況下,續保費用依然高昂。
一位車主分享了他的經歷,第一年保費為5500元,當他考慮換一家大型保險公司時,對方報價高達9000元,嚇得他連忙回到原公司續保,卻發現價格也漲到了6900元。這種保費漲幅讓不少車主直呼“省下的油錢,全喂了保險公司”。
更令人無奈的是,即便是購買那些價格親民的“性價比小車”,保費壓力依然不輕。一位網友購買了補貼后僅需1萬元的奔騰小馬,首年保費卻高達3770元,幾乎占了車價的三分之一。這樣的保費壓力讓不少車主在購買時大手一揮,而在上保險時卻變得斤斤計較。
新能源車之所以保費高昂,一方面是因為其出險率普遍高于燃油車。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2023年新能源車的單車賠付金額是燃油車的2.3倍。這主要歸因于電池碰撞容易起火導致損失巨大,智能輔助駕駛事故頻發使得維修成本高昂,以及網約車比例較高使得保險公司將其視為高風險車型。
另一方面,不少新能源車主尤其是年輕車主,習慣小磕碰都去4S店維修,而4S店價格普遍高于第三方維修廠。這進一步推高了保險公司的理賠成本。
面對高昂的保費,車主們抱怨連連,而保險公司同樣大喊“賠不起”。數據顯示,2023年保險公司在新能源車險業務上共計虧損了67億元,虧損額同比增長17%。新能源車險儼然成了保險行業的“燙手山芋”。
為了應對這一困境,部分車企選擇親自下場賣保險。例如,比亞迪成立了保險公司,提供官方車險服務,價格比市場低25%左右;蔚來則推出了車險+服務捆綁模式,主打“高價買服務”,吸引那些對價格不太敏感的車主。然而,即便如此,車企的保險業務仍在虧損。2024年比亞迪的保險業務虧損了1.69億元,蔚來的“無憂包”模式也未能解決保費高的問題。
新能源車的養車成本遠不止油費和電費的差距。車險貴、維修貴、殘值低,都是車主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一輛20萬的新能源車,5年保費支出可達3萬元以上,幾乎抵消了省下的油錢;而車輛殘值率低,3年后可能只剩下新車價格的40%。
因此,新能源車主在購車前必須對養車成本有清晰的認知。如果你追求智能化駕駛體驗、環保理念和未來趨勢,那么新能源車依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你更看重用車成本的穩定性,那么燃油車可能會讓你省心不少。
新能源車省下的錢,真的值得嗎?這是一個值得每位潛在車主深思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