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領克09 EM-P插電混動SUV的“饋電油耗爭議”在汽車領域掀起了波瀾。不少車主因對車輛的實際油耗表現心存疑慮,甚至采取了極端措施——加裝副油箱,這一行為迅速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
領克09 EM-P,作為領克品牌的中大型插電混動SUV,搭載了基于沃爾沃SPA架構的2.0T發動機與三電機混動系統,官方宣稱其綜合續航里程可達1430公里(CLTC工況),饋電油耗則低至7.5L/100km。然而,車主們的實際反饋卻與這一數據存在較大出入,饋電狀態下的油耗普遍偏高,達到了12-15L/100km。
插混車型的核心優勢在于“可油可電”,通過電機與發動機的智能協同,實現高效驅動。領克09 EM-P采用了P1+P2+P4三電機布局,在電量充足時,車輛以純電模式行駛,油耗為零;而當電量低于預設閾值時,發動機啟動發電,同時承擔驅動和發電任務。這一過程中,發動機的工作負荷增加,導致油耗上升。
關于饋電油耗偏高的原因,分析指出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工況差異,CLTC工況測試條件較為理想化,而實際駕駛中的高速、急加速等工況會顯著增加發動機負荷;二是電池策略,部分車主反映車輛在饋電狀態下為保護電池,發動機頻繁啟停,降低了效率;三是駕駛習慣,插混車型的動能回收系統需要適應,部分車主仍習慣“地板油”加速,進一步推高了油耗。
面對這一爭議,部分車主選擇了加裝副油箱的“硬核”方案。通過在底盤預留空間內加裝副油箱,提升車輛的總油箱容量和續航能力。然而,這一行為雖然看似解決了續航焦慮,實則存在諸多隱患。非法改裝可能破壞車輛底盤結構,影響碰撞安全性;同時,改裝涉及改變車輛參數,可能面臨年檢不通過或保險拒賠的風險。改裝費用和維護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事實上,領克09 EM-P的官方定位是“高端新能源SUV”,主打城市通勤與長途出行的平衡。然而,部分用戶卻將其視為“替代燃油車”的唯一選擇,忽視了插混車型對充電條件的依賴。這種需求與定位的錯位,是導致改裝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消費者應如何理性看待插混車型的油耗呢?首先,要明確使用場景,避免“一刀切”。插混車型的核心價值在于城市短途用電、長途用油。若日常通勤半徑較短且具備充電條件,饋電油耗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反之,若長期饋電行駛,插混車型的經濟性優勢將大幅削弱。
其次,要關注“綜合油耗”而非“饋電油耗”。根據WLTC工況測試,領克09 EM-P的綜合油耗為0.95L/100km(滿電狀態),這一數據更能反映其真實使用成本。消費者在購車時,應綜合考量車輛的綜合油耗表現。
最后,優化駕駛習慣也是提升混動效率的關鍵。合理利用純電模式、避免暴力駕駛、定期保養發動機等措施,都能有效降低插混車型的油耗。
對于車企而言,應對這一爭議同樣需要雙管齊下。一方面,通過技術優化提升饋電工況效率,如采用米勒循環、可變截面渦輪等技術降低饋電油耗;另一方面,加強用戶教育,打破“續航焦慮”的認知誤區。明確產品定位、提供油耗模擬工具、完善充電服務等措施,都能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插混車型的特性,從而降低焦慮情緒。
領克09 EM-P的“饋電油耗”爭議,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對插電混動車型油耗表現的關注,也折射出新能源汽車市場在技術普及和用戶認知之間存在的差距。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用戶認知的逐步提升,插混車型將更加符合消費者的實際需求,成為高效出行的重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