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知名高端服飾品牌比音勒芬發布了其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公司在營收增長的同時,凈利潤卻出現了下滑,這一現象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根據報告,比音勒芬在2024年實現了40.04億元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24%。然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為7.81億元,同比下滑了14.28%,這也是公司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年度凈利潤下滑的情況。到了2025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12.86億元,同比微增1.41%,凈利潤則為3.31億元,同比下滑8.47%。
財報發布后的首個交易日,比音勒芬的股價出現了波動,一度下跌5.78%,最終收盤價為16.52元/股,較前一個交易日下跌3.50%,并觸及了一年內的新低16.10元/股。這一業績表現顯然未能達到投資者的預期。
面對市場的變化和競爭的壓力,比音勒芬近年來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略調整。作為以高爾夫服飾起家的品牌,比音勒芬在保持其高端品牌形象的同時,也試圖通過年輕化戰略來吸引更多的年輕消費者。然而,這一策略的實施效果似乎并不明顯。
上海夏至良時咨詢管理有限公司的高級研究員、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指出,比音勒芬在面對市場窄化和競爭加劇的挑戰時,雖然實施年輕化戰略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場成效,但在保持高端品牌形象的同時吸引年輕消費者仍然面臨不小的挑戰。
為了進軍高端市場,比音勒芬近年來動作頻頻。公司不僅收購了“CERRUTI 1881”及“KENT&CURWEN”兩大國際奢侈品牌的全球商標所有權,還代理了戶外品牌Snow Peak,并斥巨資建設了總部基地。公司還簽約了年輕的代言人,更換了商標,以推進品牌的年輕化進程。
然而,從2024年的業績表現來看,這些舉措的成效尚未顯現。高爾夫市場規模的縮減和競爭的加劇,使得比音勒芬的營收增長動能不足,存貨也快速增長。截至2024年末,公司存貨余額同比增加2.43億元,同比增長34.33%。
實際上,比音勒芬的消費群體并非高爾夫運動的專業玩家。公司曾在招股書中披露,其VIP客戶中約78%的人表示不打高爾夫或僅僅在高爾夫練習場打過球。比音勒芬的實際目標客戶群是一批中產及以上收入、熱衷于低調奢華的消費人群。然而,隨著始祖鳥、迪桑特、Salomon等品牌逐漸成為中產階層的新寵,比音勒芬的市場地位也受到了挑戰。
為了突破增長瓶頸,比音勒芬近年來開啟了激進的年輕化轉型。公司不僅調整了品牌標識,還簽約了流量明星作為代言人,并持續推出高顏值、時尚潮流的女裝系列。然而,盡管公司做出了這些努力,但在年輕消費者心中,比音勒芬仍然難以擺脫“中年大叔專屬”的標簽。
在小紅書等年輕人聚集的社交平臺上,比音勒芬的“中年商務男”印象同樣難以扭轉。盡管品牌已經入局直播帶貨,但銷售數據卻十分慘淡。這也反映出比音勒芬在年輕化轉型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
對于比音勒芬來說,如何在保持高端品牌形象的同時吸引年輕消費者,是一個需要深思的問題。如果決意進軍年輕化市場,公司可能會面臨定價權的兩難選擇。一方面,為了吸引年輕消費者,公司可能需要下調產品價格以提高性價比;另一方面,這又可能對品牌高端化進程形成沖擊,弱化品牌在高附加值市場的競爭力。
比音勒芬還需要應對高爾夫市場規模縮減和競爭加劇所帶來的挑戰。公司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以支撐其未來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比音勒芬需要更加謹慎地制定戰略和決策,以確保其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和困境,但比音勒芬作為國內知名的高端服飾品牌,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場地位和品牌影響力。未來,公司需要繼續加強品牌建設、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贏得更多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
同時,比音勒芬也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戰略和策略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只有這樣,公司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并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