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浪潮中,增程式電動汽車以其獨特的運行模式贏得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問界M5,作為增程式電動車領域的明星車型,其增程器的保養策略,特別是針對市區純電優先模式下用戶的實際需求,成為了熱議的話題。不少車主好奇,在增程器使用頻率較低的情況下,保養周期是否可以適當調整?機油的氧化速度又會受到怎樣的影響?本文將深入剖析這些問題。
增程式電動汽車的核心組件——增程器,由發動機和發電機協同工作。在問界M5中,當電池電量接近臨界值或用戶手動切換至增程模式時,增程器才會啟動,通過發動機驅動發電機為車輛供電或給電池充電。這與傳統燃油車發動機持續運轉的模式截然不同,增程器的工作狀態更多地取決于駕駛模式及電池電量。
機油,作為發動機內部的“血液”,承擔著潤滑、冷卻、清潔等多重任務。機油的氧化程度直接影響其使用壽命和性能。在市區純電優先模式下,由于增程器發動機的工作時間大幅縮減,這引發了關于機油氧化速度是否隨之減緩的討論。
為了探究這一問題的答案,我們設計并實施了一項針對問界M5增程器機油氧化速度的專項測試。測試車輛為一輛保養良好、行駛里程相近的問界M5,確保測試前機油為全新更換的原廠指定型號。
測試環境模擬了市區日常通勤場景,包括復雜的城市道路、紅綠燈、擁堵路段等,平均車速控制在30至50公里/小時之間。車輛全程采用純電優先模式,僅在電池電量不足時,增程器才會自動啟動。
經過為期六個月的測試,車輛累計行駛約8000公里,增程器發動機累計工作時間僅為120小時左右,平均每天工作不到一小時。與傳統燃油車發動機相比,增程器的工作時間顯著減少。同時,機油的氧化檢測數據顯示,在測試周期內,機油的酸值、粘度等關鍵指標變化緩慢,遠低于更換標準。例如,機油的酸值從測試初的2.0mgKOH/g僅上升至2.5mgKOH/g,遠低于3.5mgKOH/g的更換閾值。這表明,在市區純電優先模式下,增程器機油的氧化速度明顯減緩。
深入分析發現,增程器工作時間短是機油氧化速度減緩的主要原因。發動機工作時間減少,意味著機油在高溫環境下的暴露時間也隨之減少,從而降低了氧化反應的發生概率。市區純電優先模式下,增程器發動機多處于低負荷運轉狀態,工作溫度穩定,空氣質量相對較好,這些因素共同減緩了機油的氧化進程。
基于上述測試結果,結合問界M5的官方保養手冊及行業經驗,我們對市區純電優先模式下增程器的保養周期進行了重新評估。對于機油、機濾等常規保養項目,建議車主在純電優先模式下適當延長更換周期。例如,原官方建議的每7500公里或12個月更換一次機油機濾,在純電優先模式下,可延長至每15000公里或18至24個月更換一次,具體可根據實際機油檢測結果靈活調整。
盡管保養周期可適當延長,但定期對增程器進行全面檢測仍至關重要。建議車主每六個月對增程器進行一次基本檢查,包括機油液位、冷卻液液位等;每年進行一次深度檢測,確保增程器始終處于良好狀態。同時,若車輛出現頻繁長途行駛或長時間高負荷使用增程器等特殊情況,應及時縮短保養周期,按照官方建議進行保養,以保障發動機和增程器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