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缺芯少屏”是中國科技領域的一塊心病,意指芯片與屏幕兩大核心部件高度依賴進口。然而,時過境遷,這一局面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屏幕產業上,中國不僅摘掉了“缺屏”的帽子,還一躍成為全球屏幕制造與出口的中堅力量。
如今的中國,不僅是屏幕的生產大國,更是出口大國,向全球輸送著性價比極高的屏幕產品。這一轉變,不僅極大地推動了國內屏幕產業的崛起,還帶動了彩電、手機、顯示器等相關行業的蓬勃發展,孕育出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巨頭。
在手機屏幕領域,中國廠商的表現尤為亮眼。國產屏幕憑借出色的性價比,助力國產手機品牌在國際市場上迅速崛起。而國產手機的成功,又反過來促進了國產屏幕技術的不斷革新與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擴大。雙方攜手共進,不斷蠶食著三星、LG等傳統屏幕巨頭的市場份額。
數據顯示,2023年至2024年間,全球手機屏幕市場中,中國廠商的表現堪稱壟斷。京東方以26%的市場份額高居榜首,年銷量達到5.74億塊;緊隨其后的是三星,但其份額僅為16.8%,年銷量為3.74億塊。HKC、CSOT、Tianma等品牌也躋身前五,曾經的屏幕巨頭LG則已被擠出榜單。整體來看,中國品牌在全球手機屏幕市場的占有率已接近80%,而韓系品牌則下滑至20%左右,日系品牌的市場份額更是微乎其微。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中國屏幕廠商在整體市場份額上占據優勢,但在OLED屏幕領域,仍與三星、LG等韓系企業存在差距。2024年全球OLED屏幕市場排名顯示,三星以43%的份額遙遙領先,而京東方則僅為16%。維信諾、天馬、華星光電等品牌雖也有所表現,但三星與LGD兩家企業的市場份額總和仍超過50%,遠超所有中國屏幕廠商之和。
盡管如此,中國屏幕廠商在OLED屏幕上的進步仍不容忽視。從曾經的10%左右份額,到如今已占據半壁江山,中國屏幕產業正不斷縮小與韓系企業的差距。隨著智能手機、電視、汽車等領域對OLED屏幕需求的日益增長,中國屏幕廠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待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中國OLED屏幕能夠像LCD屏幕一樣,將三星、LG等巨頭甩在身后,成為全球屏幕產業的領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