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內,一場別開生面的展覽——“青春之歌——全國大學生創新成果展”吸引了眾多目光。其中,東南大學自主研發的“東大鯤鵬”飛行汽車尤為引人注目,成為了此次展覽的明星展品。
這款名為“東大鯤鵬”的飛行汽車,由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殷國棟教授團隊帶領,集結了車輛工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等多個學科的精英力量,共同研發而成。其目標直指探索一種前所未有的交通模式,旨在打破地面交通的束縛,實現地面與低空的無縫對接。
自2025年初問世以來,“東大鯤鵬”便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包括人民日報、科技日報在內的多家權威媒體紛紛對其進行了報道。這款飛行汽車不僅在國內首開先河,實現了陸空一體的分布式電驅動設計,更具備全輪轉向、全輪驅動等先進功能,能夠輕松實現地面行駛與空中飛行的無縫切換。
談及研發過程中的挑戰,主創團隊成員李兵兵感慨良多。他表示,由于市面上缺乏相關飛行汽車的技術方案,團隊不得不從零開始,走一條“非主流”的創新之路。傳統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雖然具備空中飛行能力,但缺乏地面移動功能。而“東大鯤鵬一號”則巧妙地融合了地面與空中運載的雙重優勢,實現了靈活移動。
在這一過程中,團隊面臨了諸多技術難題,如陸空一體化車身結構拓撲優化、多模態交互數字化座艙設計等。然而,在團隊成員的不懈努力下,這些關鍵核心技術最終被一一攻克。如今,“東大鯤鵬”飛行汽車已經具備了高機動性、大載重量等特點,其應用場景也極為廣泛。
李兵兵介紹稱,這款飛行汽車不僅可以在軍用領域實現快速打擊,還能在消防領域發揮靈活救援的優勢。它還能有效補足物流供應鏈短途運輸的“最后一公里”,未來更有望開發為觀光載具,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與樂趣。
對于“東大鯤鵬”的未來,團隊成員們滿懷期待。他們計劃進一步優化飛行汽車的外觀設計,為其配備可伸縮或隱蔽式機翼,以提升其美觀性和實用性。同時,他們還將對動力構型進行升級,采用油電混動技術,將續航里程提升至2小時左右,讓飛行汽車真正成為人們出行的新選擇。
談及項目名稱的由來,李兵兵表示,“鯤鵬”寓意著扶搖直上、鵬程萬里,寄托著他們對我國低空經濟蓬勃發展的美好祝愿。作為新時代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他們將繼續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為我國的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