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2024年財務數據的公布,中國汽車行業迎來了一次全面的業績審視。各大車企的凈利潤排行榜也隨之出爐,為市場提供了直觀的業績對比。
在這場激烈的業績比拼中,比亞迪以驚人的402.5億元凈利潤傲視群雄,穩居國產車企榜首。其凈利潤數額甚至超過了榜單中后四名車企的總和,展現出強大的盈利能力。比亞迪的毛利率也高達21.02%,位列所有上榜車企之首,這一成績甚至超越了小鵬、小米、蔚來等造車新勢力。
比亞迪的輝煌業績與其出色的市場表現密不可分。2024年,比亞迪以427.21萬輛的銷量,不僅在國內市場獨占鰲頭,更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拔得頭籌。
緊隨其后的是吉利汽車,以166.32億元的凈利潤和217.66萬輛的銷量,穩居榜單第二位。吉利作為國內汽車行業的佼佼者,其穩定的業績表現再次證明了其在市場中的堅實地位。
長城汽車則以126.92億元的凈利潤和123.33萬輛的銷量,位列榜單第三。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曾自信地表示,長城是國內最會賺錢的車企。從這份榜單來看,魏建軍的斷言并非空穴來風。
在造車新勢力中,理想汽車率先實現盈利,以80億元的凈利潤位居榜單第四位。這一成績不僅為理想汽車贏得了市場的認可,更為其他造車新勢力樹立了榜樣。
然而,并非所有車企都能如愿以償。上汽、廣汽、東風等傳統車企雖然銷量龐大,但凈利潤卻遠不及比亞迪等車企。其中,上汽集團去年凈利潤僅為15億元,廣汽集團為8.24億元,東風集團更是僅有0.58億元。這些車企雖然擁有合資品牌的支持,但在盈利能力上仍有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零跑、小鵬、小米、蔚來等造車新勢力去年凈利潤均為負值。然而,從各自的銷量態勢來看,這些車企有望在今年實現盈利。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新勢力車企有望在未來市場中占據更大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