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中,4月份的交付量榜單再次見證了格局的巨變。零跑汽車以41039輛的交付成績,力壓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成功登頂新勢力銷量榜首,這一成績同比大幅增長了173%。
零跑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低價高配的市場策略。尤其是新上市的B10車型,以10.98萬元的起售價,搭配激光雷達等高端配置,直接擊中了消費者的痛點。據統計,B10車型在4月份已交付超過1萬輛,為零跑的整體銷量貢獻了近四分之一。零跑還針對年輕個人市場推出了C系列車型,形成了家庭用戶與個人用戶并重的市場布局。
緊隨零跑之后的是小鵬汽車,4月份交付量達到35045輛,同比漲幅高達270%,在頭部新勢力中增速最快。小鵬的成功,得益于其平臺化技術的運用,將高端配置下沉到主流市場,填補了市場空白。尤其是MONA M03車型,以其出色的性價比和智駕體驗,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然而,盡管增速迅猛,小鵬仍未能超越零跑,屈居第二。
理想汽車則跌出了銷量前三甲,4月份交付量為33939輛,同比增長32%,但環比下降8%。理想的困境在于高端市場的失守和純電轉型的滯后。盡管L系列車型通過降價和金融政策短期內提振了銷量,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理想仍需加快純電車型的布局和高端市場的突破。
蔚來汽車在這個月也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交付量達到23900輛,創下了今年以來的新高。然而,蔚來的增長主要依賴于主品牌的金融補貼政策,而非子品牌的走量。樂道品牌作為蔚來沖擊大眾市場的利器,一季度月均交付量不足5000輛,4月份也僅交付4400輛,未能達到預期效果。蔚來新推出的螢火蟲品牌也仍處于起步階段。
在萬輛俱樂部中,比亞迪騰勢、華為阿維塔和東風嵐圖等品牌也展現出了穩定的市場表現。然而,尾部陣營的智己汽車則顯得有些力不從心,4月份交付量僅為4366輛,與其他玩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小米汽車在這個月也遭遇了輿論風波,但其交付量仍保持在2.8萬輛左右,守住了新勢力銷量第四的位置。小米的困境在于其SU7車型在輔助駕駛領域發生的事故,對消費者信心造成了一定影響。然而,市場普遍認為,小米作為互聯網思維的代表,其生態用戶轉化的潛力仍然巨大,中長期前景不必過度悲觀。
華為鴻蒙智行則選擇了技術輸出的模式,通過向車企提供智駕系統等核心技術,來參與市場競爭。然而,近期鴻蒙智行及其主力車型問界在交付量上的沉默,也引發了市場的擔憂。盡管問界M8車型在預售階段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能否轉化為實際的交付量,仍需時間驗證。
總體來看,4月份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了低價稱王、高端失速、跨界遇阻的趨勢。零跑和小鵬等性價比玩家憑借低價高配的策略贏得了市場,而理想和蔚來等高端品牌則面臨著市場壓力和轉型挑戰。小米和華為等跨界勢力也在嘗試用自己的方式打破市場格局,但同樣面臨著諸多困難和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