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AI技術的誤解和流言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引發了公眾對于新興科技的諸多疑惑。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委網信辦等機構聯合發布的4月科學流言榜,針對這些廣為流傳的誤解進行了權威解答。
首先,關于“機器人手術”的誤解尤為突出。很多人認為機器人手術就是機器自主操作,醫生完全不用參與。然而,真相是,機器人只是醫生的“延伸工具”。在手術過程中,主刀醫生通過控制臺精細操作主控器,機械臂同步復現醫生的動作,并自動濾除手部震顫。機器人手術的靈活性和穩定性特別適用于處理位置深、血管密集的器官,如胰腺,但手術的決策和進程仍完全掌握在醫生手中。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流言是“輔助駕駛”等同于“自動駕駛”。實際上,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目前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搭載的智能駕駛技術仍處于輔助駕駛階段,旨在提高行車安全性和便利性,而非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根據我國2022年3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標準,L0至L2級為輔助駕駛,駕駛主體仍為駕駛人;而L3至L5級為自動駕駛,系統在設計運行條件下代替人類執行動態駕駛任務。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其最高等級僅達到L2級,仍需駕駛員保持注意力,雙手不能離開方向盤。
關于曬太陽補鈣的流言也廣為流傳。曬太陽并不能直接為人體提供鈣元素,而是通過紫外線B(UVB)作用于人體皮膚,使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3,從而促進鈣的吸收。然而,隔著玻璃曬太陽幾乎無法合成維生素D,因為普通玻璃可以阻擋幾乎所有的UVB。因此,為了預防骨質疏松,應選擇在合適的時間段,如上午9時至10時、下午3時至5時,將皮膚直接暴露在陽光下。
在減肥方面,很多人認為只吃水煮菜可以減肥,但這種做法可能導致營養不良。減肥的關鍵在于合理的飲食結構和均衡的營養攝入,而不是單一的食物選擇。長期使用電動牙刷不會導致牙齒變薄或牙齦出血,反而能有效去除牙菌斑,減少刷牙時的摩擦損傷。保護牙齒的關鍵在于選擇合適的刷頭、力度適中的模式,并搭配正確的刷牙方式。
關于幽門螺桿菌的治療,市場上出現的一些“清幽”益生菌、漱口水和牙膏等產品聲稱可以輔助治療,但實際上,這些產品無法根治胃內感染。目前,醫學界公認采取“四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最后,食品配料表的長短并不能直接反映食品的安全性。食品安全與否取決于添加劑的使用量和攝入量是否合規,而非配料表的長度。
科學流言榜的發布為公眾提供了權威的解答,幫助大家理性看待新興科技和健康問題,避免被誤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保持科學的態度,不盲目相信流言,以科學的知識和方法指導我們的生活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