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最新研究報告《循變演進,價值新生》揭示了人工智能在未來十年對全球經濟的深遠影響。據預測,到2035年,人工智能將推動全球經濟增長達到15%,相當于每年為全球經濟額外貢獻一個百分點的增長率,這一增幅與19世紀工業化所帶來的經濟增長相媲美。
報告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潛力的多重維度,指出其不僅依賴于技術的不斷突破,更在于如何負責任地使用、建立清晰的治理結構以及增強社會信任。在全球經濟正經歷深刻變革的背景下,這一觀點顯得尤為重要。
當前,全球經濟正面臨25年來最為嚴峻的轉型挑戰,涉及22個主要行業中的17個。預計到2025年,企業收入將發生大規模重新分配,總額高達7.1萬億美元。這一趨勢在全球關稅上調之前便已初現端倪,預示著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普華永道全球主席康慕德強調,在新的經濟格局下,價值創造將更加依賴于那些能夠跨越行業界限、有效整合資源的企業。企業需敏銳洞察客戶需求的變化,并借助先進技術革新運營模式,以實現更高的增長目標。
盡管人工智能被視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但報告也發出了警示。氣候風險中的物理風險可能對全球經濟構成嚴重威脅,預計到2035年,可能導致全球經濟規模縮減近7%。隨著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數據中心的能耗預計將上升,但報告同時指出,通過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提高能源效率,可以部分抵消這一負面影響。
為了幫助客戶充分發掘人工智能的潛力,普華永道推出了一系列新舉措。其中,“智能體”操作系統旨在促進人工智能的大規模應用,同時,公司還在全球范圍內提供人工智能專業能力培訓,確保員工能夠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普華永道還與多家技術公司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進一步拓展其技術應用領域。
在品牌升級方面,普華永道對視覺標識和服務角色定位進行了全面優化,以更好地支持客戶在經濟轉型中實現加速發展。報告特別指出,中國將在未來的商業模式重塑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創造額外高達1.66萬億美元的價值,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