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風起云涌的背景下,哪吒汽車作為曾經的“新勢力”代表,如今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近期,不少哪吒車主反映,車輛維修和保養變得異常困難,部分線下門店悄然關閉,車主們不得不自費前往其他4S店尋求服務。
哪吒汽車的財務問題更是雪上加霜。據知情人士透露,公司不僅銷量大幅下滑,賬面資金也告急,虧損額已超百億。這一系列問題直接導致了員工薪資拖欠、工廠停工以及經銷商集體討債的連鎖反應。哪吒汽車的母公司合眾新能源同樣面臨資金困境,整個企業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
從財務數據來看,哪吒汽車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經營現金流持續為負,凈利潤分別虧損了48.4億元、66.6億元和68.67億元,累計虧損額超過180億元。截至2024年底,哪吒汽車的現金儲備僅剩28.4億元,而負債卻已接近百億,其中大部分是供應商的貨款。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哪吒汽車試圖通過債務重組來緩解壓力。公司積極勸說供應商將債務轉化為股權,以減輕資金壓力。然而,這一方案并未得到所有經銷商的認可,部分經銷商因擔心投資風險而選擇起訴維權。在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的協助下,哪吒汽車才勉強說服了70%的債權人接受債轉股方案。
哪吒汽車的問題遠不止于此。公司內部管理層的大動蕩更是讓市場對哪吒汽車的未來充滿了疑慮。前CEO張勇在卸任后,公司高層頻繁換帥,內部實施降薪、裁員等措施,甚至研發中心的成員也被遣散。這一系列舉措無疑加劇了員工的恐慌情緒,也讓消費者對哪吒汽車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張勇的決策失誤被認為是哪吒汽車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張勇急于將哪吒汽車推向高端市場,推出了哪吒S和哪吒GT等高端車型。然而,這些車型并未得到市場的認可,銷量慘淡。投資8億元研發的哪吒GT轎跑車月銷量甚至不足300輛,直接導致了哪吒汽車全年銷量的暴跌。
哪吒汽車的困境也反映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普遍問題。一些新能源車企在追求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忽視了核心技術的研發和品牌信任的建立,盲目擴張和依賴融資。當資金鏈出現問題時,這些企業往往難以為繼。哪吒汽車能否挺過這場危機,取決于其能否在融資成功后重拾消費者和供應商的信任,以及能否推出具有競爭力的差異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