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傳言蘋果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大量銷往美國的iPhone生產轉移至印度。據相關媒體報道,這一轉移的數量預計將達到每年6000多萬部,目標是在2026年底前實現。
然而,知名分析師克雷格·莫菲特對此表達了不同看法。他認為,將iPhone的組裝業務全面轉移至印度并不現實。莫菲特指出,全球貿易環境的復雜性使得這種轉移面臨諸多挑戰,其中既包括成本控制,也涵蓋銷售市場的影響。
莫菲特進一步解釋,盡管將組裝業務移至印度可能有助于降低部分成本,但由此帶來的銷售問題可能更為棘手。他強調,僅僅轉移組裝環節并不足以解決關稅難題,因為iPhone的關鍵零部件仍高度依賴中國制造。他還預測,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蘋果的供應鏈仍將深深扎根于中國。
數據顯示,中國目前依然是蘋果全球最大的iPhone生產基地,印度生產的iPhone僅占蘋果總出貨量的約20%。這一數據無疑為莫菲特的觀點提供了有力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曾有關于印度iPhone工廠良品率僅為50%的報道。針對這一傳言,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的董事長劉揚偉進行了回應。他堅決否認了這一說法,并表示如果印度工廠的良品率真的如此低,那么富士康早已撤出印度市場。
盡管蘋果有意擴大在印度的生產規模,但面臨的實際挑戰和現有的供應鏈布局使得這一計劃充滿了不確定性。未來,蘋果將如何在保持成本控制的同時,應對全球貿易環境的復雜變化,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