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的尾聲,武漢迎來了五大洲12個國家13座城市的代表,他們共同參與了2025武漢國際友城交流周活動。在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中,代表們不僅體驗了豐富的文化交流,更深刻感受到了中國科技創新的魅力和影響力。
4月25日,當代表們漫步在東湖綠道的華僑城濕地公園時,馬來西亞亞庇市市政廳估價局主任艾比·梅·喬用手機記錄下眼前的美景。她的手機——一款中國品牌小米的產品,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艾比·梅·喬自豪地展示著手機品牌標識,并分享了自己在前一天參觀東湖高新區時,意外發現小米武漢總部的經歷。她感慨地說:“武漢的科技氛圍和創新精神讓我印象深刻,這真是一座令人興奮的城市。”
在華工科技智能制造未來產業園,代表們見證了科技改變生活的生動案例。巴勒斯坦拉馬拉市國際關系部的負責人哈姆扎·達利亞親眼目睹了激光設備在短短十分鐘內,在一塊巨大的金屬板上切割出一座精美的“黃鶴樓”。他驚嘆于中國智造技術的精湛,并表示要將這一奇跡帶回家鄉講述。
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市國際關系促進聯絡員漢娜·柯莉則體驗了一把機器人現磨咖啡的便捷。她通過手機掃碼支付,幾分鐘后,一杯熱氣騰騰的美式咖啡便由機器人遞到了她的手中。柯莉品嘗后贊不絕口,認為味道“出奇地好”。
無人駕駛車也是代表們體驗的一大亮點。來自俄羅斯薩拉托夫市的基里爾·切爾維亞科夫和奧地利格拉茨市第二區區長安德里斯·尼切爾,在武漢車谷的無人駕駛車上感受到了中國科技的先進。切爾維亞科夫微笑著表示:“中國科技不會讓人失望。”尼切爾則補充道:“中國新能源車的電池質量很好,在俄羅斯的冬天也能正常使用。”
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楊春湖院區,代表們見證了智慧病房的神奇。日本大分市國際課工作人員清水佑紀拍下了一張護士介紹智能系統掃碼點餐的照片。他驚嘆于病人只需在病房發出指令,機器人就能將熱騰騰的飯菜送到病區的便捷。清水佑紀表示,他將把這張照片傳給在日本同樣從事護士工作的妻子,并告訴她日本醫院也需要這樣的智能系統和數字化技術。
在華工科技的展廳內,一整面墻的世界地圖展示了華工科技“出海”的輝煌成就。代表們激動地找到自己的國家,了解到華工科技的產品已銷往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服務網點超過25家。泰國曼谷市國際關系辦公室的官員通英卡素·提迪坤與來自泰國的供應商在武漢相遇,他們相互問候,笑聲連連。華工科技的工作人員表示,中國是開放的,歡迎更多國際友人來做客,實現合作共贏。
代表們在武漢的五天行程中,還游覽了東湖綠道、湖北省博物館等地,體驗了繁榮的商業氛圍、前沿的科創能力、發達的智造技術以及完善的醫療和職教體系。他們紛紛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先進技術也能在他們的家鄉得到應用。
在這次國際友城交流周活動中,武漢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實力,向世界各地展示了中國的發展成就和開放姿態。代表們一致認為,武漢就是“今天的中國”的縮影,中國正不斷以自身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