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團(Midea Group)在機器人領域的雄心壯志正逐步變為現實,其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即將在工廠和零售領域展開部署。
據美的智能技術與應用研究所所長席偉透露,自今年5月起,這些機器人將開始承擔工廠中的機器維護、設備檢查和運輸等任務。他在周日的講話中分享了這一信息。
而在2025年下半年,美的計劃將人形機器人引入線下門店,執行產品演示和咖啡制作等職責。
席偉強調,今年美的將全力推進全人形和半人形機器人的迭代升級。公司正致力于將機器人技術與人工智能(AI)相結合,為空調、烤箱和地面清潔機等家用電器打造創新解決方案。這些進展有望顯著提升客戶服務水平和產品功能,特別是在消費類電器領域。
盡管取得了這些進展,席偉也指出,美的的機器人仍處于商業化的初級階段,仍面臨電池壽命、關節輕量化以及數據采集等方面的挑戰。預計全面工業化至少需要3到5年的時間。
今年3月發布的人形機器人原型機已具備多種動作能力,包括握手、做手勢、跳舞和執行擰緊螺絲等簡單任務。該機器人還能響應語音指令,展示了美的在提升人形機器人交互性和能力方面的進展。
美的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韋暢此前曾強調,公司正在加大對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力度。雖然美的已經具備生產人形機器人的能力,但其重點在于創造能夠滿足特定用戶需求的解決方案。這些機器人最初將部署在工業和商業環境中,而消費者應用則有望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美的的機器人之旅始于2015年,2022年收購德國庫卡(KUKA)公司后,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2024年,美的涉足人形機器人領域,成為該領域的國際重要參與者。
美的對創新的承諾體現在其對研發的大量投入上。2024年,公司投入了162億元人民幣(約占收入的4%)用于研發,使其五年研發投資總額超過600億元人民幣。美的的研發團隊擁有超過23000名研究人員,其中7000多人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
美的還專注于智能制造,利用工業機器人提高工廠的效率。作為其“燈塔工廠”的一部分,美的將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8%,單位成本降低了14%,訂單交付時間縮短了50%。隨著人形機器人更深入地融入這些設施,美的預計將進一步提升制造的靈活性和自動化水平。
在產品創新方面,美的正在利用具身智能使機器人能夠執行更復雜的任務。公司的愿景是創造能夠處理多模態任務和使用大小AI模型執行復雜操作的機器人,以提高決策和任務執行的效率。
隨著人形機器人市場的潛力日益顯現,美的有望從中受益。據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GGII)預測,中國的人形機器人市場有望在2024年達到2400臺,全球銷量預計將超過12400臺。到2035年,該市場可能會實現爆發式增長,全球銷量達到200萬臺。
美的機器人事業部已創造超過30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其位于順德的庫卡智能制造科技園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該園區已生產和交付了90000多臺機器人,擁有全天候運行的全自動生產線。
隨著美的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持續創新,公司正將自己定位為行業的領導者,并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徹底改變制造、零售和家用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