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億緯鋰能以其創新技術和多元化產品陣容吸引了廣泛關注。此次展會,億緯鋰能帶來了OMNI全能電池、開源電池、飛行器電池、機器人電池及汽車電子電池等一系列前沿技術產品,彰顯其在大圓柱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
作為大圓柱電池技術的領航者,億緯鋰能通過一系列工藝突破,如高精度成組、超薄焊接及全域發泡技術,不斷刷新技術高度。其原位升級、標準化、零膨脹及本征安全等技術優勢,有效解決了標準化與個性化之間的協同難題,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電池解決方案。
億緯鋰能在成為大圓柱電池技術引領者的過程中,成功跨越了四大技術難關。首先,針對低溫場景性能衰減的行業痛點,億緯鋰能經過四年的潛心研發,實現了低內阻技術和系統保溫加熱技術的重大突破,使大圓柱電池在-30℃環境下仍能保持25分鐘快充,低溫續航能力提升了20%。
其次,在系統高精度成組方面,億緯鋰能憑借精湛工藝,實現了200μm的垂直度控制和250μm的水平位置度精準控制,確保了傳熱均勻一致,為電池的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再次,在焊接工藝上,億緯鋰能將焊接熔深精度做到了80μm的行業頂尖水平,滿足了電池包在過流能力、強度、散熱及全生命周期可靠性方面的嚴苛要求。
最后,在高致密發泡技術上,億緯鋰能通過全域發泡技術,使電池包實現了超過15000NM的扭轉剛度,為汽車的底盤提供了強大的支撐。3攝氏度溫控管理和1:4的發泡比例,確保了發泡過程可控,進一步提升了電池的剛度和致密性。
億緯鋰能在大圓柱電池領域的全球專利布局也令人矚目。目前,其構建的全球化專利網絡已覆蓋15個國家,累計申請專利超過2300項,專利數量位居全球首位。這一成就不僅彰顯了億緯鋰能在研發與布局方面的雙重引領地位,也為大圓柱電池的全球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低空經濟領域,億緯鋰能基于對低空飛行器行業痛點的深刻洞察,為行業提供了一站式能源解決方案。其通過技術路線分層策略,構建了覆蓋全場景的能源體系,滿足了不同場景下對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需求。億緯鋰能還積極推動電池技術從液態向固態迭代,加速低空經濟從概念期邁向規模化爆發的新階段。
在電池回收領域,億緯鋰能同樣展現出了前瞻性的布局。其發布的全球首個跨洲鋰電回收網絡,通過建立從“電池回收”到“材料再生”的價值鏈,實現了從“搖籃”到“搖籃”的閉環。這一創新體系不僅解決了傳統電池回收體系存在的問題,還推動了鋰電池產業從單向消耗向循環再生的轉變。
億緯鋰能的全球化布局、數字化溯源及開放化合作模式,共同構成了其鋰電回收網絡的三大支柱。這一創新體系不僅提升了電池回收的效率和質量,還促進了全球產業鏈在綠色共識中的價值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