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崧澤大道333號的國家會展中心,一場關乎生死競速的較量正在上演。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不僅是各大汽車公司、供應商和媒體的競技場,更是行業從流量狂歡回歸技術本質的轉折點。
展會的緊張氛圍與春日的柔和季節形成了鮮明對比。鎂光燈下,各大車企高管穿梭于展臺間,媒體聚焦于產品,而曾經的“網紅”雷軍與周鴻祎的身影已悄然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對整車產品、三電系統、智駕芯片的深度探討,標志著行業正向技術本質回歸。
車展前夕,關于車展的種種猜測與期待便已開始。但值得慶幸的是,對于那些一心看車看技術的熱心觀者而言,他們不會因“這次有多少明星”、“雷布斯來不來”等話題而失望。在193場創紀錄的發布會面前,他們至少能得到關于新車的豐富信息,哪怕不少新車已在車展前發布。
本屆車展,比亞迪、長城、奇瑞等中國車企成為亮點。比亞迪在大力推進出海業務的同時,其仰望U8L更是彰顯出攀登極致峰巔的決心。長城則以個性與全球化吸引眾多目光,其4.0L V8發動機成為“大排量內燃機擁躉”的最后希望。而奇瑞則通過QQ回歸試圖再賦能純電微車,并覆蓋40-150萬元高端越野市場。
除了五強之外,其他中國車企也都在緊鑼密鼓推進更高的目標。造車新勢力如蔚來、理想、小鵬等,正爭相跑贏第三圈,即在保持產銷規模的同時,注重盈利性。蔚來汽車的務實打法、理想汽車的研發投入以及小鵬汽車的科技屬性,都在車展上得到了凸顯。
一汽集團、上汽集團等傳統車企也不甘落后。一汽紅旗帶來了紅旗H家族產品序列全新旗艦,上汽則通過鴻蒙智行發布會和車展展臺,展示了其在智能化方面的決心。廣汽更是將AI作為本次參展的主題詞,發布了廣汽星靈AI全景圖,聚焦“天、人、家、車”四大場景。
海外巨頭也在向中國汽車的領先性“低頭”。大眾汽車集團CEO奧博穆和豐田社長佐藤恒治均在車展期間提到中國汽車市場的引領地位和驚人發展速度。豐田更是推出ONE R&D整合研發力量,并放權中國,推出RCE區域總工程師制度。而大眾則通過發布多款新車和技術合作,試圖維持其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影響力。
在供應鏈方面,智能輔助駕駛技術供應商們也迎來了最強競速賽。華為乾崑智能技術解決方案與Momenta成為最大贏家,他們在車展上展示了眾多搭載其技術的車型。地平線、知行科技等也在車展上積極招攬客戶,試圖在智能化技術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寧德時代也不甘落后,帶來了驍遙雙核電池,首創“電電增程”理念。而國際供應商巨頭則顯得有些懵圈,但博世、佛瑞亞等實力較強者仍在努力展示其在智能化技術領域的底蘊。
在全球汽車產業站在電氣化與智能化的十字路口之際,上海車展已不再是簡單的新品秀場,而是行業生死競速的沙場。每個參與者都在賭上最后的籌碼,只為最終“向死而生”、“涅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