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海國際車展的璀璨舞臺上,全球科技巨頭安波福攜其深度本土化的創新方案驚艷亮相,生動詮釋了其“植根中國,服務中國”的深遠戰略。面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安波福憑借高度國產化的軟硬件體系與健全的本地供應鏈網絡,不僅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了極具競爭力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更為意圖“揚帆出海”的中國車企提供了量身定制的技術支撐與合規指導。
尤為引人矚目的是安波福此次推出的48V電氣架構系統,該系統被視為下一代汽車電氣系統的先鋒,同時也是其本土化技術矩陣中的核心要素。隨著車輛電氣系統對功率需求的日益攀升,傳統的12V架構已難以滿足智能化功能的快速迭代需求。安波福的48V系統解決方案,集線束、連接器、控制器等關鍵組件于一體,兼具節能高效、高可靠性及成本優勢。通過采用鋁導線替代銅導線,并結合扁平化設計,該系統在輕量化與空間利用上實現了雙重突破。
在中國市場,48V系統的推進速度令人矚目。安波福指出,對于已具備技術積累的企業而言,系統升級并非難事,反而能快速適應新需求。中國車企的靈活應變與對新架構的積極擁抱,無疑加速了48V系統的規模化應用進程。
除了硬件層面的革新,安波福在軟件領域同樣取得了顯著成果。此次,他們帶來了由本土團隊自主研發的風河RTOS實時操作系統與虛擬化平臺Hypervisor。這兩款軟件產品完全擺脫了對海外受出口管控組件的依賴,且滿足車規級安全標準,能夠無縫對接國產SoC芯片,為構建自主可控的車載系統奠定了堅實基礎。
更為安波福已成功實現在單個SoC上運行虛擬機,并支持“BEV+Transformer”兩段式端到端算法部署,為模塊化系統構建及整車智能功能的實現提供了靈活且高效的路徑。
隨著本土技術體系的日益完善,供應鏈“出海”成為中國車企及產業鏈面臨的新挑戰。安波福相關負責人坦言:“過去,我們側重于引進與消化海外技術;如今,我們需思考如何讓本土技術在海外合規達標,并實現真正的全球適配。”目前,安波福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歐洲市場深度布局,包括墨西哥在內的供應鏈節點正逐步形成,構建起“源自中國,服務全球”的交付網絡。
安波福正實現從“零部件供應商”向“系統解決方案合作伙伴”的華麗轉身。在AI座艙、軟件定義網絡等領域,他們以軟硬一體化平臺為核心,為車企提供模塊化、可靈活配置的技術支持。多模態大模型在端側的融合部署,以及本土研發的跨域通信中間件,正逐步重塑傳統車載系統的架構。
安波福中國及亞太區總裁楊曉明強調:“我們正憑借中國技術、中國人才、中國速度,全力打造全面而深入的‘中國方案’,攜手本土產業鏈伙伴,共同服務全球市場,開創智能電動汽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