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安汽車在泰國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標志著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中的布局邁出了重要一步。據長安汽車官方消息,其位于泰國的IPU工廠已成功實現了長安首個自主研發的電控平臺——“長安智御芯2.0”的海外量產。
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僅意味著長安汽車首個自主控制器成功進入東南亞新能源汽車市場,更建立了從研發、生產到品控的全方位跨國協同機制。長安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全球化戰略,因此得到了實質性的推進。
長安汽車深藍汽車電控自主研發團隊,在同期對泰國BMS(電池管理控制器)和IPU(電機控制器)生產基地進行了深入的考察與技術指導。這一行動,標志著長安汽車新一代自主電控“長安智御芯2.0”正式拉開了全球化量產的序幕。
“長安智御芯2.0”作為長安汽車全棧自主研發的第二代BMS,其創新之處在于采用了一芯多用信號采集集成技術,實現了總電壓、電流、絕緣檢測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該方案與I-TECH1.0軟件集群的融合,使得電池主動溫度管理、主動能量管理、主動功率管理以及主動健康均衡自愈合技術等得以產業化應用。
在泰國IPU工廠,深藍技術團隊針對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如PCB焊接工藝、軟件刷寫流程等,提出了多達11項的優化方案,顯著提升了生產過程的穩定性。同時,團隊還對BMS生產線進行了16處工藝改進,其中PCBA三防涂覆工藝的優化尤為關鍵,使得產品的環境適應性達到了IP67標準。長安汽車還建立了“雙認證”質量體系,實現了深藍質量標準與泰國質量認證體系的深度融合。
在考察指導期間,深藍汽車電控研發團隊與泰國合作方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們向泰國合作方詳細闡釋了長安汽車“海納百川”的戰略計劃,并展示了公司在新能源電控領域的三大核心優勢、全棧自研能力、以及累計突破500項的核心技術專利群。同時,長安汽車還分享了歷經15年構建的“正向開發-仿真測試-量產驗證”閉環體系,并與泰國IPU工廠就共同打造中泰智能制造合作新典范達成了重要共識。
按照雙方的合作計劃,“長安智御芯2.0”將在今年啟動第二條智能化產線的建設,并計劃在2026年規劃第三條柔性產線。泰國IPU工廠的負責人表示,他們將調配最優資源,確保首條產線能夠如期投產,為長安汽車在泰國乃至東南亞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