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價格戰成為不少車企穩住市場份額的常用手段,尤其是燃油車市場,頻繁降價與減配現象屢見不鮮。然而,這種“以價換量”的策略雖短期內能刺激銷量增長,卻嚴重壓縮了車企的利潤空間,甚至導致品牌貶值。站在消費者角度,價格戰帶來的后果更為復雜。購車門檻雖有所降低,但消費者對汽車質量的擔憂也隨之增加,用料是否變差、后期養護成本是否攀升等問題成為消費者心中的疑慮。
面對這一行業痛點,一汽-大眾在2025年4月12日推出了一項創新性的質保政策,為市場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在指定時間內購買一汽-大眾全系燃油SUV車型的客戶,均可享受“雙終身”質保政策,即“整車終身質保+原裝備件終身質保”,覆蓋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十大核心系統,且不受年限、里程限制,全國聯保。這一政策不僅打破了傳統質保的局限,更是對消費者長期用車價值的堅定承諾。
一汽-大眾的“雙終身”質保政策,并非簡單的營銷手段,而是基于對產品品質的深度自信。在眾多車企中,能夠提供整車及原裝備件終身質保的并不多見。這項政策不僅涵蓋了攬境、攬巡等車型,還擴展至全新探岳L、探岳眾享款、探岳、探岳X及探歌等熱門燃油SUV。一汽-大眾通過此舉,成功跳出了價格戰的泥潭,將競爭焦點轉向消費者更為關心的長期用車價值,實現了經濟學中的“競爭維度躍遷”。
一汽-大眾此舉不僅是對消費者擔憂的積極響應,更是企業從B端思維向C端思維轉型的關鍵一步。傳統汽車制造往往以工廠為中心,追求生產效率和成本控制。而一汽-大眾則致力于以用戶全生命周期體驗為中心,重構從研發、生產到銷售、服務的全價值鏈,將價格戰轉變為價值戰,引領汽車行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一汽-大眾之所以敢于推出如此大膽的質保政策,源于其對產品品質的深厚底蘊。從沖壓車間的微米級模具到焊裝工藝的激光焊設備,從涂裝工藝的五重防護到總裝工藝的極致精度,一汽-大眾在每一個生產環節都追求極致。嚴苛的測試標準,如10萬次車門開關試驗、8000公里的耐久強化試驗等,確保每一款車型都能經得起市場的考驗。
一汽-大眾的發展歷程,是對“長期主義”哲學的生動詮釋。無論是早期的捷達、寶來、高爾夫,還是如今的攬境、攬巡,一汽-大眾總能精準把握消費者需求,贏得市場認可。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的沖擊下,一汽-大眾堅守品質,拒絕參與低水平價格戰,將制造優勢轉化為服務優勢,彰顯了對產品品質的絕對自信。
34年的發展歷程,3000萬用戶的信賴,無數爆款車型的誕生,一汽-大眾用時間證明了品質的力量。在汽車行業面臨內卷困境的今天,一汽-大眾以“雙終身”質保政策為突破口,為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堅持長期主義,堅守品質價值,一汽-大眾正穩步前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展現著其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