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巨頭競逐人工智能的浪潮中,阿里巴巴正以全新姿態加速布局消費端AI市場。繼大規模投入云與AI基礎設施建設、發布自研大模型后,這家電商巨頭于近日正式推出對標ChatGPT的AI原生應用"千問",標志著其戰略重心向C端超級入口全面傾斜。
這款由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業群主導開發的應用,整合了通義實驗室最新發布的Qwen3-Max模型,通過深度融合淘寶、高德、支付寶等核心業務場景,試圖構建覆蓋用戶工作、學習、生活的全方位服務體系。項目負責人吳嘉透露,目前已有上百名工程師進駐西溪園區封閉開發,團隊規模與高德掃街榜上線前相當,顯示集團對該項目的戰略級定位。
不同于傳統AI助手僅提供對話交互,千問團隊將產品定位為"能聊天、會辦事"的智能伙伴。通過接入淘天集團的AI萬能搜功能,應用可根據用戶歷史行為進行個性化推薦甚至比價;結合高德地圖的出行數據,用戶輸入菜譜后系統可自動完成食材采購。這種深度嵌入業務場景的設計,旨在突破當前AI應用僅能輔助決策的局限。
面對國內已涌現的豆包、DeepSeek等競品,千問團隊認為市場尚未形成真正的國民級應用。數據顯示,2025年10月國內DAU最高的AI應用豆包僅達5410萬,與ChatGPT全球周活超8億的規模存在顯著差距。團隊負責人指出,當前行業仍處于初級階段,真正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尚未成熟,這為后來者提供了戰略機遇期。
在商業化路徑選擇上,千問明確采取免費策略,優先聚焦用戶體驗與口碑建設。項目團隊特別強調中國互聯網生態的封閉性特征,表示將深度整合阿里體系內的飛豬旅行、支付寶支付等20余個業務線的Agent服務。以團建規劃場景為例,應用可自動調用出行、住宿、購物等多維度能力,這種跨業務協同的復雜度被視為主要技術挑戰。
阿里巴巴的AI戰略呈現雙軌并行特征:一方面通過千問打造原生超級入口,另一方面持續推進既有業務的智能化改造。以夸克應用為例,這款定位AI搜索與瀏覽器的產品,在2025年陸續上線超級框、高考志愿模型等創新功能,DAU實際已達5000-6000萬規模。據內部人士透露,千問功能未來將深度植入夸克,形成搜索+對話的互補形態。
支撐這場AI變革的是阿里巴巴持續加碼的技術投入。今年以來,集團先后宣布未來三年投入3800億元建設硬件基礎設施,發布通義千問Qwen3大模型,并傳出研發專用AI芯片的消息。這種從底層算力到上層應用的全鏈條布局,反映出中國科技企業試圖在AI時代重構競爭壁壘的雄心。
值得關注的是,阿里巴巴近期在組織架構上展現出顯著變化。閃購業務通過整合全集團資源取得市場突破的經驗,被復制到千問項目開發中。這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運作模式,配合明確的項目指揮官體系,顯示出傳統電商巨頭在轉型過程中的組織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