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聚焦地下儲氣與能源儲備領域的國際學術盛會在武漢拉開帷幕。這場名為“2025地下儲氣與能源儲備國際青年科學家創新峰會”的會議,吸引了全球近130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該領域的前沿問題與發展方向。
本次峰會以“C02地質封存、地下儲氫、地下空氣壓縮儲能等地下氣體儲存中的機遇與挑戰”為核心主題,旨在搭建一個國際化的學術交流平臺。來自美國、英國、日本、丹麥等多個國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代表們,圍繞地下氣體儲存、地下空間儲能以及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等巖土工程領域的熱點議題展開了深入交流。這些議題不僅關乎能源的可持續利用,更對全球能源綠色轉型和深度脫碳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在開幕式上,一場備受矚目的頒獎儀式成為焦點。中國科學院國際交流計劃國際杰出學者獎的獲獎者是英國皇家科學院、皇家工程院以及美國工程院“三院”院士Martin Blunt教授。Martin Blunt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強調,地下儲氣與能源儲備領域的全球性交流合作至關重要,對于實現全球能源的綠色轉型和深度脫碳意義非凡。他還對中國在該領域的發展充滿信心,相信中國將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特邀報告環節是本次峰會的一大亮點。中外專家們紛紛登臺,分享了各自在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他們圍繞深地儲氣領域新型前沿穩定性分析方法、清潔能源與氣候技術的地下儲存、二氧化碳地質封存領域的前沿成果以及地球物理技術在碳儲領域的創新應用等主題,進行了精彩的報告和深入的交流。這些報告不僅展示了該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也為參會者提供了寶貴的學術參考。
為了進一步促進學術交流的深度與廣度,峰會還特別設置了多個平行分會場。在分會場中,專家們分別就地下儲氣與能源環境下井筒完整性評價與保障、多孔介質成像與多場耦合分析、二氧化碳高效利用與安全封存新進展以及地下儲氣儲能研究前沿等議題展開了熱烈的研討。這些研討不僅加深了參會者對相關問題的理解,也為未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此次峰會由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地質碳儲與工程安全研究中心、巖土力學與工程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單位聯合主辦。會議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全球地下儲氣與能源儲備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一個寶貴的交流機會,也為推動該領域的多學科交叉融合和協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