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藍色起源公司近日在航天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其可重復使用重型運載火箭“新格倫”在佛羅里達州成功點火升空。此次發射不僅標志著“新格倫”火箭的第二次試飛,更實現了其第一級火箭的海上回收,藍色起源因此成為繼SpaceX之后,全球第二家掌握火箭回收技術的企業。
“新格倫”火箭以首位繞地球軌道飛行的美國人約翰·格倫命名,采用兩級設計,直徑達7米,高度近百米,整流罩寬度也接近7米。該火箭起飛推力高達1750噸,第一級近地軌道運力為4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力超過13噸。其第一級由7臺BE-4液氧甲烷發動機提供動力,使用液化天然氣和液氧作為推進劑,具備深度變推力能力;第二級則配備2臺BE-3U液氫液氧發動機,可在太空中多次點火。新格倫火箭設計為部分可重復使用,一級助推器計劃可重復使用多達25次。
在這次發射中,“新格倫”火箭的表現可圈可點。升空后,火箭一、二級成功分離,第一級按計劃降落在大西洋上的回收船平臺上,實現了海上回收的壯舉。第二級則繼續搭載著NASA的火星探測器飛向預定軌道。起飛大約34分鐘后,上級火箭成功部署了為NASA建造的一對雙胞胎衛星“逃逸與等離子體加速和動力學探測器”(ESCAPADE),它們將前往火星研究這顆紅色星球的大氣層。
此次發射并非一帆風順,經歷了多次推遲。美國藍色起源公司曾計劃在“春末”進行“新格倫”火箭的第二次發射,但未能如期實施。11月12日晚,由于太陽活動高度活躍及其對ESCAPADE航天器的潛在影響,發射再次推遲,直到太空天氣條件改善后才得以進行。盡管如此,“新格倫”火箭還是成功完成了任務,展現了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發射引來了同行SpaceX的祝賀。SpaceX的CEO格溫·肖特維爾在社交媒體上發帖表示“太棒了”,SpaceX創始人馬斯克隨后也表達了自己的祝賀。這一舉動不僅體現了航天領域的友好競爭氛圍,也彰顯了藍色起源在航天技術上的突破得到了業界的認可。
在藍色起源取得突破的同時,中國商業航天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可回收火箭的研發。據產業鏈消息透露,中國可回收火箭“朱雀三號”將于近期首飛。在此之前,國內尚未有一款可回收火箭完成過發射任務,朱雀三號有望成為我國第一款投入運營的可回收運載火箭。目前,朱雀三號已進入首飛關鍵準備階段,近日首飛箭順利完成加注合練及靜態點火試驗,為正式入軌發射及一級回收開展各項準備。
朱雀三號的研發融合了獵鷹9號架構與星艦部分特性,具備挑戰現有可復用火箭市場格局的潛力。馬斯克此前也在社交平臺上對朱雀三號點贊,引起了全球航天圈的震動。除了朱雀三號之外,中國還有多款火箭正在沖刺年關。例如,來自天兵科技的天龍三號被稱作“獵鷹9中國版”,預計于2025年底前首飛,逐步支撐未來每年60次以上的高頻發射任務。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安徽九州云箭航天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制的長征十二甲火箭也預計將在同一時間首飛,配備九州云艦“龍云”發動機,具備強大的運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