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交易平臺閑魚上,那些能寫出精彩文案、24小時在線議價的“賣家”,或許并非真實用戶。這一變化源于平臺引入的AI工具,它正在重塑閑置交易的體驗。
過去,用戶在閑魚發布閑置商品時,需要手動填寫品牌、型號、成色、交易方式等信息。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準確描述商品——有人記不清型號,有人對“九成新”的標準模糊,甚至對“小刀”(可議價)的理解也存在差異。這些痛點促使平臺開發了AI工具,幫助用戶更高效地完成商品發布。
實際測試顯示,用戶只需上傳一張商品照片,AI便能自動識別品牌、型號、外觀,并生成包含功能亮點、使用場景的描述,甚至主動提示“可小刀”“同城自提更優惠”。更令人驚喜的是,AI還能模仿用戶的語言風格,比如二次元賣家常用的“喵~”“qwq”等表情和語氣詞,讓文案更貼近個人特色。目前,近九成的AI生成文案被用戶直接采用。
除了發布環節,AI在交易全流程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例如,“AI智能托管”功能允許賣家將商品托管給AI,由其代為回復咨詢、議價,甚至完成交易。一位用戶分享稱,早上醒來便收到商品售出的通知,全程無需手動操作。對于買家而言,輸入“我是小白想入坑攝影”,AI能在幾秒內提供設備購買攻略,推薦從入門單反到高性價比套機的多種選擇。
在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閑魚CEO丁健透露,平臺AI應用已覆蓋4500萬用戶,促成交易額突破百億元,帶動新發商品日動銷提升10%。他強調,閑魚的目標不是讓用戶成為專家,而是通過AI賦能每個人,降低交易門檻。
目前,閑魚的AI功能已覆蓋售前(魚力值)、售中(AI發布、托管、風險評估)、售后等環節。隨著“AI智搜”“AI行情”等新功能的推出,買家側的服務能力得到補全,基本實現了閑置交易全鏈路的智能化。
為何閑置交易平臺如此需要AI?丁健指出,首要原因是解決消費者痛點。閑置商品具有“非標性”(品類繁多、個體差異大)和參與者“非專業性”(普通用戶缺乏經驗)的雙重制約,導致供需匹配效率低、交易難度高。AI大模型的出現,為精準識別商品、加速交易提供了新工具。
從去年上線的AI發布、托管,到今年的AI智搜、行情,每一項服務都直指閑置交易的實際難題:幫助賣家解決“不會發、沒時間管”的問題,消除買家“不會選、怕買貴”的顧慮。數據顯示,AI發布的商品數累計達2.3億件,托管商品數超6600萬件,托管交易的詢單支付轉化率提升13%。
AI的另一重價值在于創造新場景,為平臺帶來增量。隨著消費者換新周期拉長,閑置交易行業進入新增長階段。AI通過降低交易門檻、提升效率,吸引更多用戶和供給,推動交易頻次和規模的增長。
用戶對閑魚AI的熱情遠超其他平臺。以AI發布為例,采納率高達87%,許多用戶甚至一字不改直接使用生成的文案。這一現象超出團隊預期,算法負責人韓曙光透露,用戶的高接受度促使功能快速迭代。
閑魚AI化的核心是一套專為閑置交易設計的智能基座,其中“生成式語義ID”(GSID)是關鍵創新。面對海量非標、長尾商品,傳統類目管理難以精準匹配,而GSID通過多模態理解能力,為商品生成“數字指紋”,提升搜索和推薦效率。
例如,用戶搜索“水晶手鏈”時,GSID能捕捉到“黑銀鈦晶”“漸變色鈦晶”等細分屬性,讓小眾商品精準觸達目標用戶。在交易環節,GSID結合智能定價模型(LLP),推動閑置商品價格標準化。以單只蘋果AirPods耳機為例,平臺能根據同款補配成交價、整套售價和商品成色,綜合推算合理價格。
GSID的迭代速度令人矚目。從2024年底的文本理解,到加入圖像和用戶行為數據,一年內完成三次升級。接入多模態數據后,GSID不僅支撐賣家功能,也為買家側的AI智搜奠定基礎。
AI發布功能的演進印證了“用戶驅動迭代”的邏輯。從最初支持單張圖片識別,到如今多圖精準識別;從核心賣點介紹,到個性化文案生成,每一次更新都源于用戶需求。這種正向循環讓AI功能更快成熟,吸引更多用戶參與。
如何讓用戶真正使用AI,是各大平臺的共同挑戰。閑魚的解決方案是緊扣買賣雙方的“剛需”,降低認知和使用門檻。丁健表示,閑魚的AI功能矩陣圍繞痛點展開,體驗提升顯著,因此無需強推便能自然傳播。
目前,閑魚僅投入幾十人的團隊專攻AI,卻在半年內將用戶規模從1020萬提升至4500萬,且未進行大規模營銷。這表明,閑魚AI已具備“自生長”能力:通過用戶主動使用和反饋持續迭代。
閑魚的AI戰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聚焦“賣”,降低賣家參與門檻;第二階段延伸至“買”,提升決策效率;終極目標是打造由超級智能體驅動的平臺,實現搜索、發布、交流和議價的全流程自動化。
但AI不會完全取代人工交易。丁健認為,智能體能承接部分交易,但用戶仍會花時間在閑魚發現有趣內容和人群。在“玩”得較多的品類里,用戶更傾向親自買賣,AI只是補充。
以用戶需求為根基的閑魚AI,為行業提供了可參考的路徑。然而,AI并非適用于所有場景。如何在效率與社區活力間建立平衡,讓AI與人工各司其職,將是閑魚長期探索的命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