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今年推出的iPhone 17系列在產品策略上出現重大調整,除常規的設計與配色更新外,首次針對不同市場推出差異化電池容量的機型。這一變化集中體現在iPhone 17 Pro與Pro Max型號上,部分地區銷售的版本通過移除實體SIM卡槽改用純eSIM技術,實現了電池容量的顯著提升。
根據技術評測機構GSMArena的深度測試,采用純eSIM方案的機型在續航能力上展現出明顯優勢。以iPhone 17 Pro為例,美版等12個市場銷售的A3256型號配備4252mAh電池,相較國行版A3523型號的3998mAh電池,容量增加6.4%。這種硬件差異直接轉化為實際使用中的續航提升,綜合活躍使用時長達到16小時12分鐘,較實體卡版本多出49分鐘。
具體應用場景測試數據顯示,eSIM機型在多項指標上表現突出。通話續航測試中,eSIM版持續24小時1分鐘,比實體卡版延長47分鐘;網頁瀏覽測試差距最為顯著,eSIM版達到13小時41分鐘,超出實體卡版逾1小時;游戲測試環節,eSIM版續航10小時58分鐘,較實體卡版多出44分鐘。僅在流媒體視頻播放測試中,eSIM版以22小時40分鐘略遜于實體卡版的22小時47分鐘。
從蘋果官方公布的參數對比可見,這種續航差異體現在標準化測試指標上。國行iPhone 17 Pro視頻播放最長31小時,流媒體播放28小時;Pro Max對應數據為37小時和33小時。而美版同型號視頻播放達33小時,流媒體播放30小時;Pro Max更達到39小時和35小時,每個測試項目均領先國行版2小時。
實施純eSIM方案的市場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沙特阿拉伯等12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地區的機型通過取消實體SIM卡槽設計,在機身內部騰出更多空間用于電池擴容。技術分析指出,eSIM模塊占用的物理空間僅為傳統SIM卡槽的三分之一,這種結構優化為電池容量提升創造了條件。
在標準化測試體系中,GSMArena采用統一測試環境對比兩種機型。測試設備保持相同屏幕亮度、網絡連接和系統設置,通過模擬通話、網頁瀏覽、視頻播放和游戲運行等典型使用場景,量化評估續航差異。結果顯示,eSIM機型在需要持續網絡連接的應用場景中優勢明顯,網頁瀏覽和游戲測試的續航提升均超過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