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存儲芯片巨頭閃迪公司近日成為市場焦點,其股價單日飆升15.3%至每股239.48美元,年內累計漲幅突破565%,創下歷史新高。這一表現源于公司公布的季度業績遠超市場預期,同時在AI數據中心需求推動下,管理層大幅上調未來業績指引,引發資本市場強烈反應。
據華爾街分析師統計,至少11家投行在閃迪發布財報后迅速上調其目標股價。CNBC采訪的業內專家指出,該公司股價仍有上行空間,主要得益于AI技術發展帶來的存儲芯片需求爆發。作為全球最大的NAND閃存供應商之一,閃迪已將11月合約價格提高50%,這一舉措直接導致存儲模組產業鏈震動。
價格調整引發連鎖反應,創見、宜鼎、宇瞻等主要存儲模組廠商相繼暫停出貨并重新評估報價。其中創見從11月7日起全面停止報價,其公開聲明稱"市場環境將持續向好",暗示后續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這種集體反應暴露出當前存儲芯片市場的嚴重供需失衡。
產業動態顯示,AI數據中心正吞噬全球存儲芯片產能。DigiTimes Asia報道指出,晶圓廠生產線持續向GPU和高端內存傾斜,導致消費級SSD供應持續緊張。這類固態硬盤主要用于個人電腦和游戲主機,現在面臨交付周期延長和價格上行壓力。威剛董事長在行業論壇上直言,從業三十年來首次遭遇所有關鍵存儲元件同時短缺的極端情況。
需求結構轉變尤為顯著。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NAND閃存以及機械硬盤三大類產品,均出現被AI數據中心需求擠壓的現象。閃迪預測數據顯示,到2026年數據中心將超越移動設備,成為NAND閃存的最大消費方,這一趨勢正在重塑全球存儲產業格局。
市場分析機構警告,隨著閃迪率先提價且AI產能爭奪持續,消費電子領域可能迎來新一輪漲價潮。個人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產品的存儲成本或將顯著上升,這種傳導效應可能在未來6-12個月內逐步顯現。當前晶圓廠擴產計劃集中在高端領域,傳統消費級產品產能恢復仍需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