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桐鄉的烏鎮,一場由5G-A與AI技術共同驅動的科技變革正在悄然改變城市生活。從商業街區的智慧化管理到養老服務的數字化轉型,再到交通系統的智能化升級,移動通信技術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為這座千年水鄉注入新的活力。
在南柵南藝術街區,149個高清攝像頭組成的"AI+視聯網"系統,正通過5G-A網絡實現全域感知。這套系統不僅能實時監測機動車違停、人群聚集等情況,還能通過AI算法識別后廚工作人員的著裝規范和操作流程。街區拐角處的AI無人值守小店,通過智能設備實現24小時運營,店主錢建中表示:"現在晚上也能持續創收,真正實現了'躺著賺錢'。"浙江移動技術負責人顧國平介紹,該系統構建的"一圖感知、一腦決策"體系,使街區管理成本降低30%以上。
智慧養老領域同樣迎來突破。烏鎮智能養老中心引入的機器狗不僅能陪伴老人跳舞娛樂,更承擔著安全巡檢的重要職責。配備外骨骼機器人、智能床墊等設備的養老體系,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實現老人活動范圍的精準定位。護士姚瑤說:"以前夜間巡檢需要兩三個小時,現在機器人15分鐘就能完成全樓層檢查。"據項目負責人朱彩霞介紹,該中心已形成可復制的智慧醫養結合模式,相關技術正在全市推廣。
交通領域的變革更為顯著。G320國道桐鄉段構建的"車路云機"協同體系,通過路側部署的激光雷達和邊緣計算設備,將車輛感知范圍擴展至數公里外。浙江移動技術團隊負責人朱佳敏解釋:"這套系統能實現路況信息的'毫秒級識別',相當于為每輛車增加了'千里眼'。"自2025年6月啟動的普通公路智慧化項目,已形成可推廣的"桐鄉模式",使道路通行效率提升25%,事故率下降18%。
中國移動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嚴昱超指出,5G-A與AI的融合正在產生"連接+智能"的倍增效應。5G-A網絡為AI應用提供高精度定位、低時延等關鍵支撐,而AI技術則推動網絡向數智化轉型。這種雙向賦能正在重塑城市運行方式,從商業生態到養老服務,從交通管理到日常消費,科技的力量正讓城市生活變得更高效、更安全、更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