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幕緩緩降臨,一場天文奇觀悄然上演——11月5日晚,本年度最壯觀的“超級月亮”現身夜空。這輪滿月因恰好位于近地點附近,成為今年距離地球最近的一次滿月,其視覺效果堪稱全年之最。
據天文專家介紹,月球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呈橢圓形,其中距離地球最近的點稱為“近地點”,最近時不足36萬千米;而最遠的“遠地點”則超過40萬千米。當滿月發生在近地點附近時,便形成了人們口中的“超級月亮”。這種天文現象的學名是“近地點滿月”,其視直徑比遠地點時的滿月大出約14%,面積差異可達30%。
月球運行周期的微妙差異造就了“超級月亮”的稀有性。數據顯示,月球兩次經過近地點的平均間隔為27.55天,而月相從新月到滿月的周期為29.53天。由于這兩個周期存在約2天的時差,滿月與近地點重合的平均周期長達413.32天,約合14個農歷月。這意味著標準的“超級月亮”通常每14個月才會出現一次。
11月5日晚的觀測條件尤為理想。當晚21時19分,滿月準時升起,約9小時后月球抵達近地點,兩者時間間隔之短創下2025年之最。北京地區當晚霧氣逐漸消散,為市民觀賞這輪巨型明月提供了絕佳機會。在故宮角樓等標志性建筑前,不少攝影愛好者記錄下了月亮與古建筑相映成趣的唯美畫面。
天文館專家進一步解釋,由于“超級月亮”并非嚴格的天文術語,只要滿月發生在近地點前后一兩天范圍內,都可視為“大月亮”。因此,每年實際可能出現三到四次類似現象。12月5日早晨7點左右,月球將再次抵達近地點,而前一日深夜的滿月也將形成今年第二大的“超級月亮”,屆時公眾仍有機會目睹這一奇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