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大學近日舉辦的開放日活動中,一款由浙大湖州研究院JetRob團隊自主研發的噴氣式飛行背包成為焦點。這款被媒體稱為"中國版鋼鐵俠裝備"的飛行器,通過現場試飛展示了其獨特的空中機動能力。
試飛工程師焦博靜身著飛行背包完成了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從地面垂直升空至兩米高度并保持懸停,隨后完成180度轉向,在飛行區域內完成往返軌跡后平穩著陸。整個過程通過多角度拍攝設備記錄,清晰展現了飛行背包的操控穩定性與動力性能。
技術參數顯示,該裝備采用五臺國產噴氣發動機協同工作模式,其中四臺由操作者雙手分別控制,第五臺集成于背部核心裝置。油箱系統分布于背包兩側,滿油狀態下總重46公斤,自重31公斤。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近地空間,可實現3-5分鐘的持續飛行。
研發團隊透露,該項目歷經三年技術攻關與兩年實地測試,已形成成熟的國產化技術體系。所有核心部件均實現自主生產,經過數百次起降試驗優化,目前達到"即拆即用"的實戰標準。現階段主要面向應急救援、特種作業等領域提供解決方案,已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
對比國際同類產品,焦博靜指出中國研發團隊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彎道超車。該裝備特別設計了模塊化接口,未來不僅可供人類操作,還可適配人形機器人執行高危任務。這種"人機協同"的設計理念,使裝備具備向更復雜環境拓展的應用潛力。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當前版本已完成基礎功能驗證,后續將針對續航能力、環境適應性等指標進行升級。研發團隊正在開發輕量化材料與智能控制系統,計劃通過迭代優化將有效載荷提升至60公斤級,同時延長空中作業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