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夜空將迎來一場視覺盛宴——本年度最大規模的“超級月亮”即將登場。根據天文觀測數據,此次“超級月亮”的觀賞效果將格外突出,吸引眾多天文愛好者翹首以盼。
“超級月亮”在科學上被稱為近地點滿月,指月球運行至近地點附近時恰好處于滿月狀態。由于月球軌道呈橢圓形,距離地球最近時不足36萬千米,最遠時超過40萬千米。根據“近大遠小”的原理,當月球位于近地點時,其視覺直徑比遠地點時增大約14%,亮度提升約30%,形成“又大又亮”的獨特景象。
此次“超級月亮”的“最大”稱號源于月球與地球的極端接近。11月6日6時27分,月球將抵達近地點,距離地球僅約35.7萬千米,這是2025年全年滿月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次。盡管滿月正式發生于11月6日凌晨,但11月5日晚的月亮已接近圓滿狀態,視覺效果與滿月幾乎無異,因此成為最佳觀測時段。
觀測時間方面,11月5日晚21點19分前后,月亮將呈現最接近正圓的形態。天文專家建議,日落后的1小時內是最佳觀賞窗口,此時月亮剛升起不久,地平線附近的月亮會因視覺錯覺顯得更大。觀測地點宜選擇視野開闊、光污染較少的高樓平臺、郊外山頂或湖畔等地,北京地區的觀測需以實際天氣為準。
2025年全年將出現三次“超級月亮”,除11月5日外,10月7日和12月5日也將陸續登場。其中,11月5日的“超級月亮”因月球與地球距離最近,成為年度之最。這一現象的頻繁出現,為公眾提供了更多親近天文的機會。
月球的橢圓軌道運動是“超級月亮”形成的根本原因。當月球運行至近地點時,其與地球的距離縮短,導致視覺上的放大效應;而遠地點時的月亮則顯得較小較暗。這種周期性變化不僅塑造了“超級月亮”的奇觀,也影響著地球的潮汐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