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人形機器人領域迎來新力量,星際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戶浙江寧波前灣新區。這家由宏潤建設集團與矩陣超智聯合創立的企業,自2025年9月成立以來,便專注于人形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及商業應用,致力于將科幻場景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矩陣超智創始人張海星在入駐儀式上表示,星際動力的目標不僅是制造機器人,更要打造能與人類協作、創造社會價值的智能伙伴。他強調,團隊有能力開發出具備實用功能的完整機器人系統,而非僅停留在原型階段。這一底氣源于其獨特的技術突破——通過模塊化設計實現硬件與軟件的深度解耦。
在機械結構方面,星際動力研發的靈巧手成為最大亮點。這款擁有22個主動自由度與5個被動自由度的機械手,突破了傳統工業夾爪的局限,既能完成穿針引線等精細操作,也可靈活使用各類工具。其創新之處在于將直線運動與旋轉運動關節進行積木式組合,使機器人同時具備大力士的承重能力和體操運動員的靈活性,與國內多數半尺寸、無靈巧手的競品形成顯著代差。
智能系統層面,團隊構建了"云端大腦+本地小腦"的雙核架構。云端大腦負責復雜任務規劃與決策,本地小腦則確保動作執行精度達到毫秒級。這種設計不僅將核心控制代碼從數十萬行壓縮至3000行以內,更大幅提升了系統穩定性。張海星指出,精簡的代碼意味著更低的故障率,這是實現規模化量產的關鍵前提。
產品戰略上,星際動力顛覆了傳統機器人定制化模式,提出"樂高式"標準化理念。通過獨創的硬件抽象層技術,系統可兼容不同供應商的零部件,用戶能像選配電腦般定制機器人:物流場景可選配強負重腿部與抓取型機械手,精密裝配則更換高精度靈巧手。這種設計大幅降低了使用門檻,為機器人進入千行百業鋪平道路。
張海星特別提到,自然語言交互將是產品核心功能之一。用戶無需編寫代碼,通過日常對話即可指揮機器人完成任務。這種"能看會聽能說"的具身智能,將徹底改變人機協作方式。目前團隊正與多家制造業企業開展合作試點,驗證機器人在焊接、搬運等場景的實用性,預計年內將推出首批商業化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