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術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正推動著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在5G技術廣泛應用的同時,6G作為下一代移動信息網絡,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新焦點。其研發不僅著眼于解決5G現存的技術瓶頸,更致力于滿足未來社會對智能化服務的迫切需求。
5G技術雖實現了高速率與低時延的突破,但在垂直行業應用中仍面臨挑戰。例如,工業智能化改造需要整合數據采集、傳輸、存儲、處理與應用的全流程服務,而5G僅能提供單一通信連接,需通過疊加計算、存儲、AI等設備實現功能擴展,導致成本高昂、管理復雜。AI技術的快速發展催生了“數字孿生、智慧泛在”的愿景,如健康領域通過可穿戴設備構建人體模型,結合醫學AI預測疾病風險;交通領域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優化路況調度。這些場景均依賴6G“通感算智安”一體化能力,實現從單一通信到一站式服務的跨越。
6G被定義為通感算智深度融合、空天地一體全域覆蓋的新一代移動信息網絡。其設計目標包括:性能沉浸化,即網絡需感知業務需求,提供多層次、立體式性能供給;要素融合化,通過內生設計實現通信、感知、計算、AI、安全等能力的協同擴展;覆蓋全域化,支持空天地海立體覆蓋,構建一體化信息通信系統;網絡平臺化,基于通用軟硬件能力提供按需生成、即插即用的多樣化服務。這些目標將推動6G從傳統通信網絡向移動信息網絡躍遷,不僅提升通信能力,更通過跨領域技術融合促進制造、交通、醫療等行業的數智化轉型。
6G技術體系涵蓋新架構、新能力、新空口與新運營四大層面。新架構以服務化為基礎,通過領域拓展與機制升級提供極致服務;新能力聚焦通感、通算智、天地一體及安全可信,構建融合能力體系;新空口利用超大規模MIMO、智能超表面等技術實現泛在連接;新運營則通過自智網絡模型提升智能化水平。開放化、場景化的試驗裝置將為技術驗證與創新提供基礎設施支撐。
6G的規模化商用需從需求、技術、標準與產業四方面協同推進。首先,需培育應用生態,通過5G-A網絡驗證通感一體、空天地一體等潛在技術,與生態伙伴共同開展場景需求研究,形成業務共識。其次,構建XaaS新范式,提供全要素、全場景服務能力,重點攻關通感算智融合技術,形成天地一體化技術體系。第三,推動全球統一6G標準制定,以場景需求為導向,解決5G痛點問題,確保標準設計的務實性與靈活性。最后,建設開放共享的公共試驗平臺,通過聯合研發環境與多維能力開放,探索多元化創新模式,加速6G技術從研發到應用的轉化。






